要掂量一下你的这篇文章的内容,毕竟答辩老师也是要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负责任的。
入场后,老师会让你介绍一下自己,这个就随便说说就行了,毕竟你给提问老师准备的报告中第一页就是你的个人信息。
嗯,答辩是不需要脱稿的,在现代有电脑的情况下,你可以照着PPT宣读,但是提瓦特没有电脑那种东西,所以就得将论文的关键信息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合集,并且为每位提问老师都准备到。
有时对自己论文特别有信心的同学,也会多准备几分放在学生作为的第一排,如果同学们有兴趣也可以拿起来观看的,米多除了老师的,为学生提供的资料合集也准备了几份。
其实论文的答辩流程还是很简单的。
首先便是你要研究什么,就是所谓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各位老师好,我的研究题目是关于《新型粮食的研究与发现——黍子在旱地中育种培养与形态变化》
我们提瓦特的主要粮食来源便是稻米与小麦,这两样作物的生长条件我不说相信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在此,为了节约时间我便不一一介绍了。
稻米与小麦虽然是提瓦特自古以来都存在的主食,但是种植它们的田地,局限性实在是太高了,于是我便开始寻找研究,不仅仅是在肥沃的土地,哪怕是在贫瘠干旱的田地里,依然能够种植存活的物种。”
米多顿了顿,她的视线余光扫过阶梯礼堂上其他等待答辩,或者是单纯来参观的学生,看着他们年轻的面容,心里想,今天这出演讲,哪怕自己没能通过,但是能在这些莘莘学子的心中埋下一个对粮食要有所重视的种子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于是米多继续自己的论文叙述。
“也因此,我的研究方向,便是在干旱贫瘠,不适宜种植稻谷与小麦的土地中,寻找到适合的作物,也就是,我研究的主题,黍子。”
如此,论文的叙述便进行到了第二部分。
因为米多的论文多是实际实验结果数据,所以她便不需要说明文献综述了,就是叙述论文里所用到的文献和资料啦。
如此,第二部分直接是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大赤沙海阿如村七天神像以东至喀万驿之间的土地,这篇土地虽然同样干涸,但年降水量也达到了400毫米,再加上因靠近雨林边界,气温相较于靠近赤王陵的沙漠中心地区,此地平均气温也达到了夏季25°,冬季13°。
这片土地的环境,与璃月以西,接壤与须弥的层岩巨渊矿区相近,虽然层岩巨渊的地下水囤积丰富,但地表土壤依然干旱,且石砾众多,也因此在层岩矿区生长的植物亦同样坚韧。”
米多拉下身后的幕布,上面画着放大版的黍子植物形态结构,答辩时因为会有很多学生的围观,一些人也会选择制作巨大的画布放在大厅的展示板上,以供阶梯座位上旁听的同学们能够直观的看到。
但是也不是所有学生愿意费这个事的,毕竟决定自己命运的人是那五位老师,旁听的学生是无所谓的。
但米多不一样,她是真的很想借这次机会让同学们认识到粮食的问题,所以她不介意多费一点事,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对于粮食研究的行列。
果然,米多的充分准备,令座位上旁观的学生们皆开始相互交流的窃窃私语,这里大部分都是生论派的学生,也因为学科的同源,他们对米多的讲演更能清楚的理解。
这阶梯礼堂大概能容纳千人,所以即便礼堂的学生并未坐满,但几百人的窃窃私语也足以让礼堂中一片嗡鸣杂乱了。
“安静。”
其中一位考核老师不得不起身维持秩序,过后,他示意米多继续。
“经过长时间的勘查寻找,我终于在层岩巨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种抗旱又耐贫瘠的作为,我观其形态,它与稻谷同属于一个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