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华二十九年, 太后薨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 何殊仍觉伤心不已, 与正宁帝议定太后的谥号为孝仁贤皇后、恭德显圣皇太后。
太后的葬礼未过,受发妻去世的打击,一病不起的正宁帝也随之驾崩, 上谥号为圣德文和孝仁皇帝,定庙号为明宗。
在短时间内接连失去双亲, 着实让何殊深受打击,可她不得不强撑着处理父母的后事,好在还有沈卓从旁协助,她才没有倒下。
毕竟她现在也已年满半百,岁月不饶人,体力远不如从前。
看着鬓角也已开始出现银丝的沈卓, 何殊满心感慨地说道。
“父皇与母后尚健在时, 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如今没了父母, 哪怕知道这生老病死,乃是世间常态, 这心里……唉,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沈卓温声安慰道, “这些都是臣的分内之责,陛下不必对臣说这种话,因陛下的努力, 父皇与母后才能得以安享晚年, 陛下此生忠孝两全, 无愧天地, 想来二老的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陛下为他们伤怀。”
二人都知道那些‘梦’中的内容,也知道若没有何殊这些年的苦心经营,正宁帝夫妻与这大安将会落得怎样的结局。
道理都懂,就是这一时半会儿的难以释怀,何殊点头道。
“若有来世,希望二老来生都能拥有一个幸福如意的美满人生吧,他们值得!”
不仅何殊这么觉得,大安的百姓也这么觉得,正宁帝夫妻的梓棺,被一同送入早就修建好的帝陵中后,大安的朝臣与百姓们这才知道,正宁帝当年只拨一万两银子修墓的事,竟然是真的。
帝后二人的合葬陵简陋到远不及一般王公大臣,乃至民间富户为长辈修建的那些陵墓,而且是曾经的厚葬之风被遏制后的那些。
更重要的是,正宁帝生前还曾留下遗诏,再次重申自己拒绝厚葬与陪葬的旨意,所以他们夫妻二人下葬时,都没有带陪葬品。
随着正宁帝驾崩,承华女帝遵照其遗诏,将其简葬的消息传出,大安百姓都深感悲痛。
这种悲痛,不是名义上的那种礼制,而是真正的举国举悲,无数百姓自发前往明帝陵祭奠,奉上一块刻有自家成员姓名的青砖或是石砖。
使得本来只是虚有帝陵的名号与规制,规模却被大幅缩减的明帝陵外层,被这种万民砖给铺了一层又一层。
因后来总有来处大安各地的百姓相继到来,这种万民砖也在持续增加,连异邦来的异域人听说后,也会跟着奉上一块砖,向这位备受称颂的伟大帝王表达敬意,令明帝陵变得越来越壮观。
何殊听说这个消息后,露出充满欣慰的笑容,这才真正对父母的离去感到释怀。
她知道与孝仁贤皇后从不掩饰她要当贤后的目标不同,正宁帝也有一颗想要当青史的留名的明君之心,或者说,有超越他爹英宗的志向。
只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那本事,才不曾将这个愿望诉之于口。
哪怕在她的辅佐下,他名义上在位的十八年中,所取得的桩桩政绩,足以让他实现这个愿望,让他成为在成就与名望上,都能全方位超越英宗的皇帝。
但是正宁帝自己总是对此感到心虚,认为自己德不配位。
可是在何殊看来,就算是她借对方之手做成的那些事,但是若非有对方愿意相信她,给她提供施展机会,配合她的种种安排,她也不可能有机会做成那些事。
所以那些功绩与成就,正宁帝可谓是当之无愧,如今他们夫妻能够得到万民敬仰,乃是顺理成章。
除了被流放出海的四个公主,与解除圈禁后,没过几年就已去世的四公主,剩下的八姐妹在孝仁贤皇后薨逝时,就已回到京城。
从而有机会在正宁帝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侍奉在他身边,让正宁帝走前十分欣慰。
知道正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