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背锅流传(1 / 3)

来到长安后,第一次当父母官的沈渺,对县长这个位置的职责,表现得极为不熟悉。

但好在县丞责,经验丰富为人又极为的耐心细致,给沈渺仔细介绍起县制的历史以及基本职能。

从史书上看,春秋时,县制的推行已经相当普遍。到了战国时期,县制更是被大规模推广,七国都有县制。

据说春秋时,县大于郡,县管辖郡。也有说法是郡远县近、郡荒县富。总之那是县的地位,似乎要比郡要高一些,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反了过来。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运动,彻底废除分封,由此县制在秦国深深扎下根来,影响华夏几千年。

县的三大长官县长、县丞和县尉都是国君亲自任命。

县长县长,一县之长,掌治其县,负责凡县内的一切事务。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1

县丞,作为县令长的助手,掌管全县司法,帮助县长一同审理司法案件。

秦国的军政实行分开管理,县尉持有虎符,负责军事、治安、征发徭役、管理士卒等事务。

由于秦国征发徭役极为频繁,因此县尉工作任务繁重,大一点的县通常有好几名县尉,而长安县目前人少,就只有辽一个县尉。

此外县还有吏、主吏、狱掾、令史、仓史等职位。

县以下则设有乡、亭和里,里是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十里一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掌徼循,禁盗贼。2

沈渺的一问三不知,引来县尉辽的冷嘲热讽。

这段日子里,他算明白了为何当初一来,县尉辽对他如此漠视的原因。

在秦国能当上基层官吏的,基本都是当过兵杀过敌,爵位在不更及以上的,普遍年纪都不会小。

就连看着文质彬彬的县丞责,当年也是战场上的一把好手,爵位不更。而县尉辽今年不过二十五,爵位已经是大夫,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是前途无量。

县尉辽隶奴出身,全靠在战场拼死拼活,才方有今日的地位。这种少壮派军官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靠着家族荫蔽的世家公子。

而像沈渺这样一看就未弱冠,傅籍一两年的少年人,稍微有点儿眼力见的人都知道是走了后门,才突然空降成为一县之长。

而且沈渺来时太过招摇,还带了女眷,更加深了县尉辽对他的误解。

对于这种情况,沈渺也懒得解释太多,而且确实解释不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确是走的后门。

反正来日方长,行动永远比语言有力。

而沈渺成为县令长第一步,就是学习秦律。

县丞责特地找人搬来几口大箱子,准备给沈渺来个紧急补习,他指着里面的简牍说道:“沈县长,这些都是秦律,作为令长,了解秦律是必行之事。”

沈渺拿起其中一卷,翻开查看,律法的内容涉及农业、货币、贸易、徭役等等,无所不包,十分详尽。

只是这么多的简牍,一卷律法就死沉死沉的,看一天下来手还能用吗?

他忽然想起,来之前李斯曾十分贴心的送上一摞印刷着秦律的书册,说一定用得着。

沈渺赶紧让人找了出来,半指节厚的书册就能将一箱子简牍内容囊括殆尽,极为轻便易于携带。

此刻的他,由衷的感谢蔡伦和毕昇,让他有作业可抄,弄出了纸和印刷,造福自己。

县丞责看看沈渺手里的秦律册子,再看看脚边一箱子厚重的简牍,露出了由衷的羡慕。

昨年大王宣布,基层的官吏获得年度测试头名者,方能得到印刷版本的秦律。南郡的魁首,自然是他那人视秦律如命的令史喜。

在他见过的这么多人里,对秦律的熟悉和推崇没人能比得过令史喜。

令史喜自从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