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山去云天码头仓库看了辛阶派人送来的四大船的粮食,每条船载着一千五百石的粮食,共六千石。
赵宝山又去看那卸了货,空空的货船,因为是运货的缘故,底舱没有隔成一间一间,挨挨挤挤,一条船也能装下两三百人。
船若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停歇,中途不靠岸,最快三四日就能到越国…
赵宝山按照一人每天吃掉一斤大米来算,每船都装了十二石的大米,再有一些常用的药材,晕船的,伤寒的,又让人准备了一些棉被,免得有人没带被子。
就算这四条船,全部装满了人,统共也不过一千多人能走,单单赵家村就有三四百个族人,而云天作为一个临水的大县,恐怕就是他有二三十条船也装不下…
这两日,云天码头很热闹,临河的商户生意很好,距离云天最近的一个码头要北上两百多里,行船也要小半个白天,早上从上一个码头出发,到了云天正好吃得上云天码头热腾腾的饭菜,因此北边的行船经过,不是太急的总要在云天停靠补给,赵宝山看着船来船往的码头,思考着怎么让云天想离开的人都能离开…
赵宝山去问章管事,普通百姓到了越国怎么谋生,章管事显然很为越国感到骄傲,他说:“表少爷,去越国肯定是没错的,别人都说我们那穷山恶水,但是咱们这些年发展得可不赖啊,就说这田地,只要真心归顺越国的百姓,一人可以分三亩的田地。”
赵宝山一时分不清楚这位章管事是跟着小舅舅过去越国被他老乡迷了眼,还是他本来就是越国人。
章管事又暗示:“表少爷,最近从外地来云天乘船的人多了,若是您想走,宜早不宜迟啊!”
所以说,到哪里都不能小瞧了人的生存智慧,像章管事这样走南闯北的人,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了。
…
赵宝山回了赵家,老太太,太太都在忙着处理自己的嫁妆。
如他和宝水都是孩子,他们小时玩过的华容道,象棋,可以堆在角落里,再也不会想起,最让他们舍不得的是兮山院里的那座假山,那里藏着的是他们曾经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们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又找到了童真最佳的证据,所以离开的时候,可以头也不回地离开。
但是袁氏和辛氏不行,袁氏在临安的陪嫁庄子铺子大半给永宁做陪嫁,又带回来了袁家,如今在云天里存着的,更多的是库房里的那些死物。
袁家和赵家这种靠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突然发家的不同,她家原是公侯之家,后来败落了,只剩她和兄长两个相依为命,出嫁的时候,几世积累的好东西,她兄长收拾了一半给她做嫁妆,这些东西随便一件儿,都是几世传下来的好东西。
不过现在袁氏倒没什么舍不得的,有好东西你也要守得住啊,现在舍出去越多,记得她官人的人就越多,她全都收拾出来,一时犯了愁,这些东西就是拿去当铺,也没人吞得下啊。
赵宝山看着这一库房的好东西,虚心请教老太太:“祖母,听闻云天现任县令是买官得的官职?”
袁氏点点头道:“这位季县令的堂叔也在户部当差…”
说到这里她眼里闪过痛苦:“他来云天走马上任已经有六年了,他夫人每年还往咱们府里递拜帖,我倒是见过,最是精明的一个人,听闻他靠着码头收了不少银钱…”
袁氏问道:“你是想我把这些东西卖给他??可是他一家也吃不下这么多。”
赵宝山道:“除了银钱,祖母可以跟他借官船!”
云天有官船,官船在吴国境内还有几分面子。
袁氏想了想问谭嬷嬷,季府有没有送拜帖。
谭嬷嬷答没有。
世人贯会见风使舵,更何况官场之中浮浮沉沉的人呢?
袁氏亲自写了一封拜帖,送往了季府。
那季县令当初花了五千两走了他叔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