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鼓荡之下,火红色的明军军旗正猎猎而动。
陈望身穿红纹箭袖,脚穿革带皮靴,按刀而立。
身前,一众身穿着窄袖青衣,头戴毡盔的军卒已经是排队站好。
“第七局,三旗九队八十四人,全局皆至。”
副百总唐世平半跪于陈望的身前两步的距离,禀报道。
陈望的目光先在身前一众军卒的身上扫视了一番,最后才落到半跪在面前的唐世平面前。
军礼之中有跪、有揖,行军之时和战时基本都是做揖,极少有跪,因为时间紧迫。
而在平时,跪礼颇多,正规场合若是参见上官,须两跪一揖以示尊重。
不过作为曹文诏的家丁,他倒是没有怎么频繁行过这些礼节。
作为随行亲卫,向来只有曹文诏需要行礼之时,他们才会一同见礼。
曹文诏作为一镇总兵,正二品的都督佥事,基本都是别人给他行礼。
陈望没有言语,只是抬了抬手,示意唐世平站起。
唐世平又做了一揖,才站起了身来,随后就站在原地,等待着陈望的军令。
陈望的目光游离在军镇的左右,目光首先停留在了阵中的三面火红色的旗帜。
这三面旗帜是旗总旗,三面旗总旗之下,又有九面小旗,为队旗。
一局有三旗,每旗有三队,共三旗九队,有旗总三人、副旗总三人,队长九人,队副九人。
旗总旗,杆用枪头,长九尺,比制式长枪,旗身方二尺,斜角用边,旗为三角状,底色为红色,中间绘制兽纹,颜色为黄色。
同时旗总还需背旗一面,身方二尺五寸,斜角用边,旗杆长三尺六寸。
队长没有旌旗,只有一面背负于队长的背后的背旗,也是三角形状,底色为黄色,外圈边框为红色。
旗帜的底部超过队长的头部些许,在其身后的人都可以看见。
旗、局、司、部都有自己的旌旗,颜色主要以红为主,级别越高,旌旗便越高越大。
总兵的大纛,基本上在战场之上就是所有旌旗之中最耀目的那一面,任谁都能够看见。
“八十四人……”
明末这个时代,将校不吃空饷根本养不起足够的家丁,养不起足够的家丁就无法作战,因为朝廷基本不会发足额的军饷,一百人能够发出五十人就已经很不错。
这样的风气之下,曹文诏自然也不能免俗,他也吃空饷,只是吃的不是他麾下正兵营的空饷,正兵营毕竟是他的安生立命之本。
本来这个局应该有一百二十余人,但是经过了伏击战,战死近四十人,只剩下八十四人,三成的战损。
局内百总战死、旗总战死一人,队长战死两名,伤亡不可谓不惨重。
“局内旗总、队长阵亡者,由本旗、本队副官补上。”
“如果是悉数阵亡则由其他旗队替补,副手由主官自行选派。”
陈望没有选择空降旗官或是队官,来掌控局内的军卒。
曹文诏给了他三个名额,允许他从家丁的队伍之内带人出去,作为最初的班底,他也并非是没有人可以选派。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完全不需要空降,他现在可以说,已经是完全掌握了这个局所有的军卒,就是令行禁止亦不为过。
没有什么副职,老兵不服引发纠纷,然后靠着杀人立威进而掌控队伍的戏码出现。
这一战,敌军伏击据说还是陈望先行看破端倪,才使得他们免遭进入伏击圈。
而在最后领军殿后,击退贼寇,也是陈望。
前部的一众军兵在撤退的时候,都看到在阵中驻马而立,镇定指挥着众人殿后的陈望。
陈望算是救了他们所有人一命。
再者,不是每个人都斩获三十九颗首级,更不用提这其中还有七颗首级是建奴。
杀人数一般比首级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