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 章(2 / 3)

其余留下的几位,反正薛宁也喊不上名字来,就不再细表。

薛珍撇着嘴跟薛宁小声吐槽:“看热闹的、挑理儿的多得是,真到出力的时候就没人了。”

大姐薛兰打旁边经过,恰巧听个正着,责怪她不该议论亲戚,逞这种口舌之快。

薛珍吓得直缩脖子,躲到了薛宁身后去。

薛兰是家中长姐,比薛珍年长整一轮,比薛宁也大上七岁,在弟弟妹妹面前很有大姐的风范,薛珍顶怕她了。

薛兰又瞪薛宁:“你也是,要不是娘从小偏疼你,教你不知天高地厚,你也不至于在婆家这么难捱。”

薛宁被殃及,只能干听着。

薛兰数落完她,转念又觉着即便她嘴甜顺从,那宋家的穷日子也不会好过。她嗔妹妹们一眼,指着院里的阴凉处:“去抓些糖吃,别碍着我们说正事。”

薛珍偷偷撇嘴,拉着薛宁到阴凉里躲懒。

等收拾完院子,长辈和家中的男人们就聚在屋里商量具体的操办事宜,女眷们则在院里坐着闲聊。

一直不见人影的幺凤也出来院子里,坐在薛宁姐妹俩身边说笑,薛宁坐在薛珍和幺凤当间,倒显得薛宁也挺融入的。

薛母孙氏和三婶正说着幺凤的婚事,不知怎的就扯到薛宁身上来。许是见幺凤嫁得好,便想起守寡的薛宁来了。

三婶小声问孙氏:“若是宋家大郎还是没有音讯,你们待要如何?”

孙氏叹口气:“还能如何,都是我三丫头命苦。”

三婶是个容长脸的妇人,头发盘得纹丝不乱:“可别嫌我话多,女人家的好时候就这几年,往后可怎么办?”

孙氏看向三女儿,也是面露难色。

三婶劝她,“可别叫那些迂腐规矩绊住脚,改嫁了又有何妨?她一个小妇人家,脸皮薄、见识少,往后还得靠你长眼。”

孙氏点点头,再叹口气,“我那三女婿也是精挑细选过的,虽说家贫,可也是秀才家的儿郎,文武双全!谁想到他竟被拉去服那要人命的兵役!”

“可不是,凭他的能耐,谋个公职不是难事。”

孙氏恨得咬牙:“那兵役又不是没法子避开!要不是我那时候生病,拖累得宁儿在娘家陪我,也不至于平白没了相公!”

提起这茬儿来,孙氏就恨。

恨宋家夫妻狠毒吝啬,恨女儿命苦,更恨自己生病连累了女儿。

孙氏怀老三时恰逢灾年,还不足月就生下了她。那时老三瘦小得像只猫儿一样,孙氏总怕养不活她,打小就宠爱偏疼。

薛氏从小娇惯坏了,受不得委屈,这才特地选了个德行好、能耐好,又家中微末的下嫁。想着女儿嫁去肯定不怕受屈,日后再寻机会提拔姑爷,往后的日子指定顺心。

可谁能想到竟出了这种事,平白害了女儿一生。

孙氏看着三女儿俏生生的模样,心里疼得很。她的模样在是镇上,哪怕是县里也都是出挑儿的。

孙氏和三婶刘氏的谈话,旁边的姐儿仨也能听见。

薛宁更是竖着耳朵将她们的谈话听了个全,这才明白薛氏下嫁的缘故。

文武双全的穷小子和乡绅富户的女儿,到确实可以相配。

薛宁再次感慨这书中世界的鲜活,当真是逻辑相同,没有半点违和之处。

那索性就当这里是真实世界,拿薛家人当自己的娘家亲人又何妨!

薛宁默不作声地坐着,薛珍与幺凤以为她正为自己的处境而忧伤,不约而同地牵起薛宁的手,依偎在她身边。

薛宁是个西贝货,不懂得原主的心酸与苦楚,反倒有些欣喜。

薛宁自从读大学起就再没回过家乡,多年来孤身在大城市闯荡漂泊。心中的寂寞与辛酸无人可以倾诉,更无人可以依靠。

她原以为自己是亲朋无靠的命,往后也会孤苦伶仃地过下去,可谁知她竟在这书里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