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吴家。
小厮在书房寻到吴二,“爷,您订的纺车到码头了。”
天气暖和,正是瞌睡的好时候,吴二爷哈欠连天的歪在椅子上,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不困了,噌一下弹起来,“真的?走,去看看。”
当即点了几个家丁去码头。
赶到码头后一眼就看到皮肤黝黑的德福,他对这个跟在林秀才身边的黑小子印象深刻,迎上去寒暄两句:“德福小哥儿,辛苦了,路上还稳当吧?”
德福肃着脸点头,“吴二爷,货在船舱,先卸货送到地方安装完后您才好验货。”
吴二爷笑着说好,进到船舱后满意的发现纺车组件分门别类码放整齐,无破损的地方。他带来的人手不够,临时雇了几个短工将零件运到河边的工坊。
他们的工坊原本就有水力纺车纺丝麻,专门辟出了缘渠引渡河水驱动纺车,早已划出一片地方安置新做的棉纺车。
德福在家培训过多次才被林隽放出来做上门安装,他动作麻利地将纺车组装好。
五架大纺车被安置好后,吴二爷略有些兴奋的让人准备棉花,他要亲自试一试纺车的效果。
工坊里的工人都围着纺车窃窃私语:
“水转纺车还能纺棉线?”
“没听说过啊,二爷别是被骗了吧?”
“听说这一架就要一百五十两呢!”
“啥?这不长得跟原来的纺车一样?去年添的新纺车不过一百两!我看二爷就是给人骗了。”一名老工人有些不满,“二爷就是喜欢搞这些没用的花样,白费钱!”
“嘘,小声点。”
“你们看,那几根滚轴是做什么用的?”
众人把视线放到那位工人指的地方。
只见吴二爷在德福的教导下将除杂蓬松好的棉条喂入牵伸装置,随着水轮带动纺轮转动,棉条被纺成一根根细细的棉线缠绕到锭子上。
“喔——”
“真能纺棉线!”
工人们嗡声惊叹着,围在一个个竖直排列的锭子旁边看它们转动。
普通纺车最多只能安装5枚锭子,而大纺车却拥有32枚。随着机器运转,他们准备的二十斤棉花不到一个时辰便被纺成棉线!
“这也太快了!”
“纺得细、结实。”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这些棉线的优点。
吴二也有些惊讶,林秀才弄的这个纺车似乎纺线速度更快?
快倒罢,重要的是质量要好。他让人取下一个锭子,剪了根棉线捻一捻绷一绷,棉线并未断裂。
“好,好啊。”吴二十分满意,拍着德福的肩膀称赞:“不愧是读书人,你家少爷脑子就是灵,这纺车可解了我燃眉之急。”
德福挺了挺胸,骄傲的想:必须的。
吴二用看美人的目光将纺车看了一遍又一遍。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棉布逐渐取代麻布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变得受追捧起来。这种布料保暖性好,柔软舒适,用过的都说好。
他是准备好好经营棉布生意的,可惜棉纱供不应求。这下好了,有了纺棉车,他的棉布生意就能提上日程了。
吴二爷意气风发,请德福去知味斋喝酒。
德福百般推脱不得,只好随他前去。
席间,吴二爷频频劝酒,见德福似有醉意,试探道:“你们大爷说的那个砀山纺纱机进展如何?”
德福缓缓眨眼,反应了一下才慢吞吞的说:“在做了。”
吴二爷眸中精光一闪:“比之水力纺车效果怎样?”
商人天性,即使他与林隽此前有过两次愉快的合作,但秉持着谨慎的做事风格,吴二总要将各种信息抓到手中才觉得心里有底。
“唔,您指哪方面?”德福醉眼迷蒙的问。
“我相信小哥儿的眼光,依你看呢?”
“水力的大,快。那个不用水,方便,用人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