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用武之地。
葵花的事儿安排好之后,沈家树自然不用多操心了,没事儿就去看看他们的工作进度就行了。毕竟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出成果。切现在还不是种植葵花的合适时间,现在只是先照顾这些土地,学习资料,做好选种育苗的准备工作。
倒是沈家树的房子开始开工了。
沈家树偶尔得抽空去看看。
陈师傅还真是花了心思了,直接从县里建筑队请了工人过来帮忙。
也不知道陈师傅咋请的,反正这些很难请的建筑工人还真来了。
而且一改往日里沈家树对他们的印象,人家干活挺利索,做事很熟练。
沈家树站在陈师傅身边,“您老怎么请的?”
“我和他们老子认识几十年,能请不来?”
陈师傅道,“别看他们平时干活不利索,但是真的做事,那肯定比你们这些人熟练。你这房子,我看不要几天就能盖好。”
沈家树问道,“那医院呢,咱这马上要秋收了。”他也是按时陈师傅,早点建好了,才能早点提把他孙子调回来的事儿。
“放心吧,晚不了。”陈师傅道。
陈师傅说得没错,沈家树这房子还真就没要几天就盖好了。
沈家树还弄了几包水泥,把地板铺上了水泥。这算是整个屋子最奢侈的地方。现在很多人盖房子还用不了水泥,用黄泥巴当水泥用呢。
但是沈家树愿意在别的地方低调,却不愿意在这个事情上面将就。
他真的受不了泥土地的那种潮湿。
现在住的那个屋子从墙面到地面,都透着一股泥土味儿。特别是天气潮湿的季节,总觉得自己踩在泥地里面一样。
他担心时间长了,自己会得老寒腿。那可真是要命了。爷爷当初老寒腿,那么有钱都没治好,时不时的喊疼。那也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生活条件差,为了创业赚钱,经常受冻才造成的。所以沈家树打心眼里要对自己好。
房子上梁的那天,沈家树骑着车,把唐年年拉去公社热闹热闹。
站在自家的大门前,他大手一挥,“看到没,这就是咱家的房子。”
唐年年满脸惊喜,“这么快就建好了!”
“那可不,这事儿咋能拖着呢,我做事可不喜欢拖拖拉拉的。”沈家树一脸骄傲道。
然后等着唐年年的夸赞。
唐年年果然没让他失望,”家树,你太厉害了!我太高兴了。我就知道你啥事儿都能办成,办好。这事儿我就一点没操心。”
沈家树抿着嘴笑。他觉得要不是在外面,这会儿年年肯定要抱着他亲两口。可惜了。
上梁是要给人发吃的东西的,沈家树也都准备好了。不止准备了瓜子,还去弄了一些饼回来。
唐年年乐呵呵的给大家发吃的,镇上的人都来看热闹。高高兴兴的吃了东西,说着讨喜的话。毕竟以前谁家舍得给饼啊,都是做点花生撒一撒。
“女同志,你们家这房子盖得好,以后一定人丁兴旺的。”
唐年年顿时乐呵呵的笑了。
那可不,她也觉得这房子好。以后生几个娃儿就更热闹了。
这会儿唐年年还没有回城的意识,她觉得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幸福了,人不能要求更多。在这里有家树,有家,以后还有孩子。还要求啥呢?人要懂得知足。
上梁办完之后,沈家树就顺便和老宅那边说了一声。
儿子建房子的事儿,沈家两老是知道的。
但是因为不要自己出钱,两人也没管啥。也没过问。
如今知道建设好了,心里也是欢喜。
虽然在镇上做事,但是住在村里,总觉得还是村里人。
现在在镇上盖房子了,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镇户口了。
镇上的居民也是有供应粮食吃的。
待遇和县里差不多。
刘桂花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