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媒婆见这事要成,便更加频繁的在两家之间走动。
唐燕那边刚得知刘家答应了,就忙把嫁妆和三大件凑好了,寻了天气好的日子,找上朱媒婆,请了队人,浩浩荡荡的抬着嫁妆礼去了白沙村。
为首的朱媒婆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衣,脸上眉开眼笑的,身后跟着群抬着几大担子的男人,人和抬着的东西,都扎上了鲜艳的红纸花,或者在腰间绑了红布条。
村子里有不少人都出来看热闹,毕竟村子小,每天又要上工干活,平日根本就没什么新鲜事传出来。
这回难得有件大事,甭管手里头有什么活,把东西一放就找到门口街边看去了。
一边看还一边唠嗑。
“这是哪家下聘啊?阵仗可真够大的。”
“嗐,什么下聘啊,这是人家的嫁妆,听说刘家老二,就那个脾气不错,整天笑眯眯的小子,要去给人家做上门女婿去了。”
“啊?这好好的怎么去当上门女婿?刘家爹娘莫不是脑子糊涂了吧……”
有人压低了声音道:“我也是听说的啊,那刘老头前段日子不是掉河里去了么,估计这段日子看病吃药花了不少钱,这次女方出的嫁妆又多,就同意啦!”
在这群中年妇女小声八卦的间隙里,姜清和季夜也出现在了人群里。
因为来得晚,观感最好的地方都已经站了人,其他的要么站在凳子上,要么就是留在后边跟人嘀嘀咕咕。
姜清在人中间,努力掂高了脚也看不见,心里正遗憾要错过了,就感觉脚下一空,视野也高了起来。
她慌忙的抓住手边的人,等稳了下来才发现自己被季夜举了起来,放在他的肩膀上坐着。
边上的几个中年妇女瞅见了,连嘴里的话都忘了说,直愣愣的看着这两人,旋即又忍不住开口笑道:“哎呀蒋知青,你要是看不见就早点说嘛,婶子去给你找个高凳子啊!”
其他人也是善意的笑着,时不时夸上季夜两句,说他体格好,真不愧是当兵的,就是太板着脸了……
姜清两手抱住季夜的脑袋,对于婶子的调侃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仗着现在比别人高了一大截,把刘家门口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刘父因为这些天的休养,已经能下床走动了,今天又是他儿子的喜日子,更是不能怠慢。
刘母在他们快到家门口前就等在了外面,见面前这一箱箱东西,笑的合不拢嘴,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显然是对这门亲事满意的不行。
她手上动作也没含糊,忙把朱媒婆他们往家里往里带,“都进来喝口水,休息一下。”
村里头的小孩前前后后的跟着,眼巴巴的望着刘母,等她从家里拿出糖或者瓜子分给他们。
这也算是村子里的习俗了,不管是下聘的,还是接亲的,不说大人,基本都得给小孩点东西吃,图个好彩头。
若是家里有钱富裕的,出手就大方点,会给两块糖,但大部分都是给孩子们分点瓜子爆米花什么的。
就算这样也能让孩子们高兴一整天,手里捏着得之不易的零食,好久才不舍的吃上一点。
这回刘母却没给,就像没看见一样,只招呼朱媒婆和抬嫁妆的人。有几个小不点,只有人膝盖那么高的孩子穿梭在里面,差点被她绊倒。
“谁家的孩子啊,还不赶紧过来抱走,别待会儿在我家门口出了事,我可管不着啊!”刘母把几个孩子推到一边儿,高声喊道。
小孩的娘就在人群边上,听到这话立马拉长了脸,过去把自家孩子抱走了,临走前还对刘母翻了个白眼,当谁稀罕他们家的东西啊!
这时其他孩子的家长也都看见了这一幕,伸手拽走了自家孩子,“哭什么哭,没吃过东西是不是?!这种卖儿子的钱换来的零食也去要!”
这话听的刘母心里冒火,原本要关上的大门也重新打开了,“你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