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时嫔妾特意让人悄悄地去祭祀了高常在, 转眼间也过去一个多月了。”
中元节其实不能说是节日,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人,都会去祭扫坟茔而已。
“朕有时想, 既高常在心甘情愿地将一切罪名都揽下, 那么这一切事也就都可以结束了,朕也不追究她于宫廷之中自戕之罪。”
“可婉襄,你始终都不是这样想的。”
婉襄当然不是,“她不过是一个素来与人为善的常在而已。”
“便是三月里她的好朋友马常在因穿了我赠送给她的布料制成的衣服, 而为宁嫔误会偷窃惩罚,马常在的伤都好了那么久了,高常在又何必那样大的气性, 忽而就不想活了, 要将所有她憎恨的人都拖进地狱里去?”
这根本就是说不通的。
自四月以来, 高常在几乎认下了圆明园中所有的罪孽。
从最近的事情来说,她给宁嫔下毒,是因为她恨宁嫔弄伤了马常在,害得她到如今也时常有梦魇。
她害安贵人是因为安贵人从前自恃宠爱欺负她与马常在, 恨李贵人是因为有那么一两次言语不合。
怎么可能?根本就不可能,这理由太过牵强了。
先意图杀人,而后留下遗书, 这手法也太熟悉了。
婉襄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日她走进高常在所居内室时的情景, 美好的生命就那样毫无生机地悬挂在梁上, 因为忽而有人闯入的气流而慢慢地晃动起来。
太过残忍了, 这根本就不是高常在应该走向的命运。
高常在只是一个史书上生卒年都不详的小人物而已,她不应该被卷入这样的风波之中的。
“所以你代表的是朕的另一面,若是你想继续查下去,朕不会阻拦你的。朕只希望你不要因此而自苦, 因为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你。”
“有时候像熹贵妃她们那样冷漠一些并不是坏事,人生在世,总要先顾及自己。”
安贵人因为宣扬巴豆之事被送回到了紫禁城中禁足,李贵人虽然疑罪已明,却也自请先一步回到了紫禁城中。
至于婉襄,那一日之后,她意志消沉了许久,以至于每日嘉祥陪伴,都鲜少笑颜。
而今日她与雍正泛舟于观稼轩附近的湖上,周围尽数是荷花,再讨论这些事,未免辜负了雍正待她的一份心。
小炉之上茶壶已沸,婉襄将它取下来,将茶水倒入淡绿釉暗花螭纹杯中。
“这是用荷露烹的茶,万岁爷尝一尝。”
嘉祥还没有玩腻荷叶做的帽子,每日都要去湖边采荷叶,便不如顺便收些露水回来。
很快也就没得采了,荷花的季节又要过去了。
雍正略尝了一口,“果然有隐隐有荷叶的清香。”
他在品茶,婉襄在品这套杯子,这是康熙时期留下的。
里面是白釉,外侧则是淡绿釉,外面的杯底上面写着“大清康熙年制”这六个字,杯壁上还有四只螭虎。
这颜色很适合今日使用,康雍两代帝王审美都是清新淡雅的,真不知怎么到了乾隆年间就完全变了样。
雍正品尝了一会儿,便放下了茶杯,随手折下小舟一侧的一枝莲蓬。
他们已经误入藕花深处了,所以小舟前进得很慢。周围尽数是莲花,可惜没有鸥鹭。
他剥着莲蓬,“从前只在观稼轩岸上欣赏过荷花,泛舟湖上,便又是另外的一种美。”
观稼轩是圆明园中赏荷花最好的地方,乾隆与他的额娘崇庆皇太后都很喜欢来这里。
当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怜雍正自己都没有什么时间过来。
说话之间他已经剥好了一颗莲子,递给了婉襄。
婉襄用手去接,他却不满意,非要直接喂给她吃。
此时舟上除却他们两人,便只有一名背对着他们的撑船太监,婉襄红着脸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