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大学的时候,其实是研究过古董的,因为家庭条件一般,他也希望自己能像网络小说的主角一样,凭本事捡几个大漏,然后走上人生巅峰。
在他那个年龄,这么想很正常——没有梦想,还能叫年轻人吗?
他最终是没有捡到什么漏,倒是得出一个结论:捡漏是要看运气,而不是看眼力。
——整个古董一条街就没啥像样的玩意儿,你到哪儿捡漏去?
当然,冯君后来也没有死杠这一行,否则的话,没准真的有所成就——不管做哪一行,只要认认真真做,结果都不会太差,尤其是冯君本人对历史相当熟悉。
遗憾的是他的家底太薄了,在落魄的时候,冯君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我真的是个富二代,绝对有信心在古玩行业做出一番成就。
当然,如果他真的是富二代的话,也许连坚持钻研一个行业都不可能——这东西没办法假设。
简而言之,冯君对古董多少懂那么一些,如果说他对瓷器、木器和玉石类不太拿手的话,那他对字画尤其是铜钱的鉴定,有着相当的造诣。
反正对方拿过来的铜钱,基本上没啥值钱的——捡漏真的没那么容易。
所以他直接拈起了那一枚石环,控制着吸收它的冲动,沉声发问,“这也算铜钱?”
“抱歉,这是无意中收购的,”保罗有点惶恐,“应该是来自于清国的留迈幼童班。”
上上个世纪,清国对全世界宣战,然后输给了全世界,痛定思痛决定外派国民出国留学,有去大学的,也有幼童从头学习西式教育。
留学大学的可能还要通过考试筛选一下,幼童留学基本上就是看家底儿了,贫寒之家想都不用想。
用保罗的话来说,他的先人是曾经教授过幼童班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家一直对华夏的文化比较感兴趣,才会有一些华夏古董。
这块石环是怎么来的,已经不可考据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保罗的先人为此是花了钱的,不是冲进圆明园抢回去的。
保罗一直在强调,自家得到这些古董的合理性——他一点都不想激怒冯君。
可冯君最想知道的是,卖出石环的是谁,会不会有另一个石环的存在,“所以就拿石环来冒充铜钱吗?这么做太恶心人了……谁卖给你家的?”
保罗哪里能猜到他的想法?“不,这石环好像是买什么东西赠送的,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原本它可能算装饰品,或者说别的什么,是我爷爷觉得……这是一枚石头做的钱。”
保罗的爷爷也是个奇葩,参加过越战,虽然没跟华夏人交手,但是始终相当恐惧华夏人。
他甚至不止一次表示:如果当时华夏人像在新罗一样,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他都未必可能逃出占城。
现在的迈国人很轻视华夏人,但是那些经历过越战和新罗之战的老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华夏人的恐怖,保罗的爷爷在越战之后,居然有了“战后应激综合症”。
不管怎么说,他认为石环是铜钱,就这么归类了,别人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冯君也没兴趣搞清楚,保罗的爷爷到底是怎么想的,直接就把石环装进了口袋里,“这个东西不错,我研究一下,其他的古董,索菲亚你分析统计一下。”
没错,到了他这个地位,喜欢什么不用掩饰,掩饰反而适得其反,别人会琢磨,这里面有多大的利益,才值得你遮遮掩掩的?
而那些古董值多少钱,值得不值得收下,也确实跟他无关,委托一个人去办理,也就完了——不管是价值几千万,还是价值几个亿,很多吗?
“老大你等一下,”索菲亚拦住了他,“费尔南德斯这儿……有个癌症患者。”
合着费尔南德斯四人跟冯君分别之后,也是认真地打探了一下相关的情报——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他们不打探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