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正是农忙时节,李家住在县城,熟人多是务工的倒还好,只是谁家还没有几分田地,左请右请也只能确保当家的人都能来赴宴而已。
但耐不住她们邀请范围极广,几乎是见人就约,导致小小的庭院里竟然足足有六七十人,这让宴会主角的直系长辈李蛛李农面上分外有光,但也让主角本人有些怯场。
不论如何,李婉婷也想不到,老李家居然有能力宴请这么多人,她本以为翻了天三四十,这下观众量级直接翻了好几番。她双目无神言不过耳之际,内心一直给自己暗暗打气:我还小,随便说点啥就征服他们了,不需要非做到百分百。
靠开摆解压法劝说自己的时候,李婉婷没有注意到,老李家姓李的都是女人。而奶奶生的几个儿子因为嫁出去了不住在家里,真正和她有血缘关系的是那几个她以为的“婶婶”。
奶奶李蛛生了三女二子,这回写信给两个儿媳,强调是家里的大事。她倒也不是压迫晚辈,只不过全县不熟的一些人家都来了,亲家落下怎么也说不过去。
于是两位李氏叔叔也都来了。大李氏李萍相貌平平,眉眼端正开阔,鼻梁不高,嘴唇窄平,个头中等。他脸色不太好,像是长期茹素营养不良的样子。
他走在娘子杨青瓶身后,只比她高出半个头,俩人同婆婆杨虹一起赴宴,没带孩子。
相比之下小李氏李茯这边就热闹许多,他个子高,长得说不上多么美,但总是带几分笑,和娘子杜房携手而来,牵着两个女儿。婆婆杜连就在后头看着,是个和气的老人,时不时就从身边夫婿揣着的兜袋中抓些炒豆子与人分吃。
李家的抓周宴摆在自家大庭院,挤挤攘攘排了足足六桌,中间两长桌不坐外人。靠里那条放的都是抓周要用的物事,外头则是一口深锅,底下架着火桶灶,揉好的长寿面摆了满满三四盆在桌上。
有些人来了没固定位置,只是吃一口面道声恭喜捧场的气氛组,可见李家邀请范围之广。
粗粗放眼一瞧,男人们统一把胡须剃得光溜溜,眉毛修得也齐整,鬓发应该多少垫了些,每个人都看起来清爽平和。
李婉婷坐在高脚婴儿椅上左看右看,觉得这应该是个文气很重的县,连一个邋遢的汉子也看不到。谁知,全县稍微读出点东西的竟然只有两个人——她听到那边恭维声四起,都在惊叹老李家把周夫子和王夫子全请了来是多么重视小五娘。
就两个人,这天被你们聊得怎么跟千军万马似的。
两位夫子淹没在人群中,任李婉婷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他们在哪儿,她不由得想道:看来他俩是县里的潮流风向标,别的男人都学他们打扮,一己之力拉高了全县审美啊。
开宴之前先抓周,李婉婷粉墨登场,照惯例收获了许多社会式夸奖之后,奶奶李蛛便端来一个小盆让她净手。
她有心表现自己,不仅在凳子上微微俯身,还甜甜地来了句:“谢谢奶奶。”
盆子里清水微温,飘着小葱、苹果、大米,分别寓意今后做人中正纯净、聪明伶俐,一生平安健康且仓漫米粮。
接着用没那么烫的剥壳鸡蛋滚过她的脸蛋、小臂以及小腿之后,才穿上那身提前准备好的鹅黄外衫。她娘李农拿来一个镀银的小长命锁给她戴上,又得了一句:“谢谢娘亲。”
梳头的时候她坐得笔直,丝毫不乱动,等梳完头,见她娘准备为她启聪,心里不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丧偶式育儿。
青葱在铜锣上响了三声之后,大家都交口称赞,这会儿才真是发自肺腑:这孩子坐得住,口条发育极好,再启聪那还得了。
可除了采印她爹笑呵呵地上来一起之外,封酒这种和启聪一样的按理应该父亲主持的,也由母亲办了,李婉婷真为她娘暗自感到不值——什么都甩手掌柜,这种露脸的事儿也只参加强制项目,怎么,就算一连生了五个女儿,那也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