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的第三场如期举行。
这一场跟前两场的题型完全不同,前两场主要是背诵加默写,这一场只有两题,一道是命题作文,一道是作诗。
其实古代的命题作文跟现代又略不相同,如今县试相当于小升初的考试。
古代因为教育资料的匮乏导致许多人一辈子连写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困难,所以县试的文章对深度的要求是其次的,主要是语句通顺,能紧扣命题。
贾致这一场县试的作文命题是“仁政”,贾致熟读孔孟之道,知晓“仁政”是孔子提出来的思想,由孟子发扬光大。
再联想到此处是京城,贾致心里就有了计较。
在脑海里将前世学习的政治和历史知识串联起来,贾致很快就找到了作文的切入点,一番思忖后提笔沾墨,在稿纸上打叠初稿。
写完作文,贾致将文章检查一遍后,誊抄到了试卷上,又通读了一边作诗的要求。
他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作诗时平仄能按照要求对应入座,但韵脚却难为他了。
不过他有前世的知识积累,即便是不能做出一首惊才绝艳的诗,应付考试并不难。
与前两场不同,这一场考试试题答完,便可交卷离场。
贾致将试卷通篇又检查了一番,确认试卷并没有什么不妥后,便收拾了文房四宝,起身交卷。
安静的考场里,贾致的交卷显得格外突兀,学子们只是抬头震惊的看了一眼,便飞快收回目光,继续埋头答题。
贾致离开考场时,午时还差一刻。
从他进考场到出考场所花的时间,也就是前世高考考一门学科的时间。
考场外三三两两的有几辆马车候着,贾致细细看了一眼,并未看到清泉,便决定先去附近等一等。
谁知他还没走远,就有一个小厮上前恭敬问道:“敢问阁下可是贾三公子?”
贾致一愣,迟疑点头:“正是在下。”
“是这样,小的是城南安府的下人,我们老爷得知贾三公子在县试,便准备了一席薄酒,让小的在此处等候三公子,想请三公子过府一叙。”
贾致恍然,原来是城南安家的人,没想到安家老爷竟会派人在县试考场外面等他,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三公子,我们府上的马车就在那边,还请三公子移步,随小的去一趟安府。”
既然是安家的人,贾致也没再忸怩,就从容的上了马车。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马车在一间五进的宅子前停了下来。
安府与京城大部分府邸都不同,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白墙小青瓦,檐牙高啄,既不失清贵人家的气派,也颇有几分静谧之美。
等进了安府,贾致才知道府里别有洞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不管走在哪里,一眼瞥去,便是不同的景致。
贾致刚到仪门,就有两个中年男子迎了上来:“是贾三公子吧?我是恂儿的大伯安宜,这是他爹安宣,唐突想请,还请三公子见谅。”
贾致还了一礼:“二位客气了,初次登门,不曾好生准备,是在下唐突。”
安宜暗暗打量了一番贾致,与父亲说的基本上都对的上,想到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居然敢将拐子直接送上公堂,不由对他肃然起敬。
“你救了恂儿,是我们整个安家的恩人,这样的登门,我们日日都盼着呢。”
安宣是真的打心眼里感激贾致。安家子嗣艰难,他们兄弟两个人至今膝下不过两女一子,若找不回安恂,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您客气了,当日不过是恰巧碰到了,我是读书人,更是年轻气盛的人,遇到这样的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安家人都是读书人,贾致这番回答深得安家兄弟两个的心意。
“父亲说三公子宅心仁厚、有勇有谋,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这般一瞧,果真是江山代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