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 窦太后心疼地抚着儿子的手背,小声劝道“孤看你气色不好,要不先回去歇会儿” “不必了。儿臣本就整日整日地难受,生怕自己一睡不醒,索性趁着脑子清楚,舌头利索,便把要说的都一一说了,省得日后又生事端。”窦太后不提倒好,一提便让刘启提起萎靡不正的精神,继续说道“朕无上天垂怜,得位不过十数年,较之先帝少活三年。论开疆拓土之功不及高祖,论休养生息之德不及先帝。故朕死后,谥字追封可择中庸之词。” 提起自己的死后大事,刘启的脸上有了人气,但还是以虚弱的姿态道“朕知道功过理应后人评价,尔等就当这是朕的胡言乱语,不必将其放在心上。” 话虽此,可是当着刘瑞的面,谁敢真的忘掉这话。而且皇帝提到谥字追封时并未提到窦太后和薄皇后,难道二人 想想之前皇帝要其进去私聊的场景,所有人都瞳孔地震地低下脑袋,生怕泄露真实情绪。 而和朝臣相比,皇子们的心情更为苦涩。 原以为阿父去了,还有大母为其做主。可照刘启临终前的态度,窦太后是指望不上了,所以他们日后得看刘瑞的脸色过活。 至于刘瑞 不少人都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得罪过刘瑞,而这之中以刘彭祖为最。毕竟他是唯一骂过刘瑞的皇子,如今正瑟瑟发抖地思考弟弟会不会在刘启死后,让他留下与刘荣作伴。 刘荣那是情势逼人,根本没与刘瑞产生正面冲突。 而刘彭祖 想想皇帝的二愣子兄弟都是什么下场,刘彭祖差点痛哭流涕他现在道歉还来得及吗 刘瑞那小子不会真的磨搓死他吧 此时的刘彭祖并不清楚皇帝的小心眼有多可怕。 呵你不是喜欢阴人,喜欢折腾关中送过去的两千石大臣吗没问题,他给你个不好收拾的大臣,看你与其如何消耗。 想想已经七八十岁高龄的张恢。 想想已经功成名就的秩侯薄戎奴。 相信有这正值的晁错恩师与老老实实了一辈子的国公爷在,刘彭祖就是给其泼粪也难服悠悠之口。 况且二位都是老成精的狐狸,什么样的妖魔鬼怪没见过。 就凭刘彭祖那三脚猫的功夫,别说是给二位下饭,就是做开胃菜都不太够格。相信有这过于跳脱的兄弟打样,刘瑞的好兄长们也会变得愈加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