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没敢让堇姑姑调查,若是被人知道她在调查赵敬,清清白白也可能被编出什么粉色八卦。
被宜妃念叨了的赵敬小小地打了个喷嚏,低着头,不敢与上面的帝王对上眼神,他回太医院后,知道宜妃事情简直吓得肝胆俱裂,而后又发现自己手书的脉案没了,更是惧怕不已。
“你何时到的京城?”康熙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皇上的话,微臣五日前回京,昨日才开始当差。”赵敬一五一十地说道。
“你医术如何?”康熙又问道。
前后的问题跨度这么大,赵敬根本猜不出康熙目的到底是什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微臣自幼开始学医,如今已经二十三年,然学海无涯,臣顶多算是窥得入门。”
康熙不置可否,又问道:“你离京之前,胤禛高烧是你诊治的吗?”
在帝王注视下,赵敬的额头沁出一点点汗水,点头道:“确实是微臣诊治的。”
“将那晚的事情如实道来,若有隐瞒,定然不饶。”康熙说道,从一边盒子里面拿出一本册子。
若是赵敬胆敢抬头,就会发现那正是自己记录四阿哥脉案的那本册子,可惜他不敢,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皇上不会怀疑自己和宜妃有什么吧。
这可真是大大的冤枉了,毕竟他要长相没长相,要文采没文采,除非宜妃七窍失感,不若如何看得上他。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想偏了,因为康熙的重点根本不在宜妃本人的身上,而是在四阿哥发烧以及处理方法上,似乎并不是怀疑他和宜妃子虚乌有的奸情。
赵敬在心中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按照记忆中的情况回答康熙的问话,此事虽过去一年多,但是当时的情形依旧是历历在目,无论是四阿哥濒临生死的紧急,还是宜妃的果断冷静,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康熙按照脉案一一问完了所有的问题,最后说道:“喝热水能否预防腹泻?”
“这……”赵敬迟疑了一下,不过他脑子转得很快,说道,“《景岳全书》中有记载,柳公度者,年八十,步履轻便,善于摄生。或问其致寿之术。则曰:我无他也,但不以气海熟生物、暖冷物,此得善养脾胃之道,所以便能致寿。”
康熙闻言点点头,“民间之术,当真如此神奇?”
“不瞒皇上,微臣在家丁忧期间,仔细回想过宜妃此法,又会同乡中医者讨论实践之后,确实是有效果的。”赵敬算不得医痴,但是对宜妃露的这一手实在是好奇不已,在家丁忧之时,闲着无聊,便同同僚好好商讨一番。
起初自然是无人相信,但是后面有人试验过了,确实是好使,一来二去,这个法子已经传播开了。
康熙又将福建一事说了遍,他拿着赵敬记下来的脉案,起身走了下来,“朕急召你回宫,便是为了此事,宜妃所行,虽为民间之法,但实打实地救了胤禛的性命,朕希望你前去福建等地察看一番是否有其他的民间医术可行。”
“微臣遵旨。”说实话,在踏进乾清宫的时候,赵敬已经想好了,打算过两天就搞个理由辞官,瞧着现在这个情况,他真是一刻都待不下去了,如今皇上愿意让他外派,他心中算是大喜过望。
“不过……”康熙瞧见他脸上的喜色,顿了顿。
赵敬的心一下子又被提了起来,惴惴不安。
看到赵敬的神色变化,康熙心满意足,“在去福建之前,你要先去一趟雅克萨,我大清兵士在此战之中有不少伤员滞留在当地,你同军医前往救治,代朕慰问。”
原来是这个事情,赵敬提起的心又猛地砸回了地上,他道:“微臣遵旨。”
“行了,下去吧。”康熙说道,等着赵敬又要退下的时候,又开了口,“等一下。”
赵敬简直快要哭出来了,要是说皇上不是故意的,他就把自己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把你的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