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
很快到了下半年开学的日子。
照例,去到一个新环境,于小丽跟韩学礼会一起送孩子入学,陪着她在学校转了一圈,入学的兴奋感很快被现实打败。
换了个地方上学,萌萌最初有些不太习惯。
初中什么都不好,中午吃饭人也很多,班上的同学会结对子打饭。
打饭的地方好多人,打菜的地方也好多人,萌萌刚开始跟个无头苍蝇一样,打完饭发现打菜的地方已经只有残羹剩菜,没办法这会儿大部分公立学校就是这个条件,直到班上有同学好心告诉她:“你得结个对子打饭,一个打饭,一个打菜,学校打饭菜都靠抢,你自己去打肯定吃不上饭了。”
萌萌每天都被食堂里面的人山人海挤得眼晕,她小学时候都是分餐的!
□□十年代普遍生活条件也不好,东山口这边除了一百多套红砖房,但更多的还是周围单位的集资房的职工子弟,学校的伙食差强人意,肯定要比之前读私立的时候差很多的,萌萌其实也有了心里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么差。
迫于无奈,萌萌也只能在班上找个人结对子吃饭。
打完饭菜,两边各自匀一半出来,跟萌萌一起合伙的女孩儿比她更年长也有心眼儿一点,四两米饭是一个四方形,一般还带着零散的米饭,她只从整块的里面分一半出来,萌萌每天在学校都吃不饱,等到出校门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回到家都快饿得走不动路了。
课程上的变化也很大。
比起小学丰富的文体类课程来说,初中更倾向于应试型教育,课程设置的很紧凑,一个月下来,萌萌小脸都垮了,回家坐在客厅有时候愣着发呆。
爸爸妈妈都很忙,琪琪姐姐读了初中以后也很少联系了,偶尔打个电话说不了几句就要去刷题,雯雯还是个小幼稚鬼,还要拉着人跳皮筋,萌萌有时候也觉得蛮寂寞的。
萌萌的班主任最先发现这样的变化,她找到于小丽,看着比同龄人要显得更年轻的母亲,班主任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个妈妈可太年轻了。
“我看过韩萌萌的资料,以前在金桐读的,我也不是说金桐那样的学校不好,只是双语教学比较偏向孩子的素质教育,到了初中以后她还很不适应,你们也适当的关心她一下,韩萌萌的英语跟语文都很好,但是数理化有些偏科,平常也不太跟同学一起玩,你们多关注一下。”
于小丽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老师嘴里的萌萌,跟她认知中的孩子差距已经这么大了。
印象中萌萌总是开朗活泼的,从不会有跟人不太一起玩的时候。
老师又拿了个作文本出来:“这是韩萌萌的作文,本来不该给家长看的,但是我想让你了解了解孩子,这篇作文是写妈妈的,你拿去看看吧。”
萌萌很喜欢写作文,于小丽还记得她小时候写作文得过区级奖状呢。
这篇作文写的是妈妈,于小丽在里面看到了一句话:“我的妈妈总是很忙,我每次去跟她说话,让她陪我说说话时,她总是笑笑不说话。”
于小丽看着那段话发了会儿呆。
等回到家,她坐在萌萌经常待着的位置上坐了一会儿,从这个位置望出去,刚好可以看见马路对面的一栋家属楼,六层小楼里面的一户人家热热闹闹的,小女儿跟爸爸撒娇,当爸爸的一把就把女儿从地上捞起来,单手抱着她,一只手炒菜。
她突然意识到,每次她做饭的时候喜欢听听广播,如果萌萌在旁边吵吵闹闹的,她会制止萌萌,让孩子坐在那里等她别添乱。
原来孩子需要的已经变了。
萌萌已经过了需要吃饱饭的年纪,而她也忙于工作,忘了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需要陪伴的。
于小丽已经不需要赚太多钱,事业对于她来说也只是充实自己的目标而已,而女儿有什么的,现阶段女儿的全部就是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