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明或暗试探层出不穷,令婧月烦不胜烦,索性直接闭门谢客,每天在房里养孩子和处理宫务。
静妃和怡嫔时常过来,商讨宫务之余也隐晦提起这件事,怡嫔家世单薄,对宫外了解得不多,懵懵懂懂的,静妃却是格外忧心。
婧月如今的处境实在不太好。
入宫这些年她过得格外顺遂,看起来风光无限,但也招惹了无数嫉恨,树立了众多敌人。
虽说她没有主动招惹过任何人,但嫉妒这种事,哪是能讲道理的呢?大家混得不好,偏你幸福美满,这便是最大的恶意源泉了。
如今宫外各方势力都难得齐心协力起来,一边推举各自的女儿姐妹,一边联手打压沈家,诋毁婧月的名声。
婧月对此没有反应,按耐下来等待着周熠的决定,她需要看清周熠的态度,再考虑自己该怎么做。
然而周熠陷入了犹豫之中。
他对婧月自然是处处满意,对周沐这个儿子也很看好。但皇后不同于贵妃,必须要考虑朝野上下的意见,如今朝中反对声音太大,他只能多加考虑。
而且,若立贵妃为后,储位便也跟着确定了下来。他正值壮年,身体强健,真的有必要这么早定储吗?这样想着,他就更加犹豫不决。
而犹豫不决本身就是一种表态了。
他的态度不定,朝臣和各世家顿时看到了希望,对婧月围攻更加猛烈,Www.52GGd.Com种种谣言传出,越说越离谱,直接将婧月传成了祸国妖妃,克死太后和皇后的元凶。
还有人拿出了所谓的星象占卜,引得百姓信以为真。
沈家处境也是举步维艰。
这些年过去,大伯更进一步,坐到了工部尚书位置。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哪怕在这种环境下也没人拿住他的把柄。但他自身没有问题,不代表他的亲友下属没有问题。很快有人查出他曾经在外任职的下属收受贿赂,以识人不明包庇亲信为由同时弹劾他。
那人是大伯一手提拔上来的,多年来受大伯庇护,算是亲信党羽,这罪名落在头上,大伯也无话可说。
沈父那边也出了问题。他喜爱舞文弄墨,情绪上头就写些酸诗抒发一番,他在官场多年,混得不好也有分寸,倒不曾说过什么不该说的话,大伯也因此没有管他。
此时被人盯上,收集了他的作品,牵强附会之下竟也找出不少由头。
弹劾奏折送到皇帝的手中,周熠看了没说什么,只将奏折全部压下,随后不痛不痒做了处罚,但也没驳回朝臣关于继后人选的提议。
围观全程,婧月忍不住叹了口气。说到底还是自家底子太薄,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找不出一个可靠的盟友来。
乱局落幕,婧月被视作昨日黄花,众人欢欣鼓舞推举继后人选。
算算时间,选择读档。
这次她选择了三个月的存档位,回到年前的那个冬季,皇后娘娘刚出殡的时间。
坐在床上翻开笔记本,她认真盘算起来。
周熠的态度已经看清楚了,还是那句话,犹豫本身就是一种表态。没有直接接受朝臣提议的新后人选,就表明婧月在他心里还是有分量的,值得他反复权衡,迟疑不决。
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自己这边的砝码不断加重,直到越过另一边为止。
婧月将自己能利用的一一记下。
首先是静妃,静妃是世家出身,她的娘家徐氏世代在京中任职,力量不可小觑。但他家很聪明,不参与任何纷争,一心为皇帝办事,谁拉拢都不理。
想让徐家旗帜鲜明站在自己这边是不可能的。可是与此同时,另一边也不可能将徐家拉拢过去。
这就足够了。
婧月用笔将徐家圈了起来。
不需要他家为自己摇旗呐喊,在职责范围内澄清流言,素清乱象,管控京城不正之风,也很合理吧?
还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