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期,花楼的诞生,让提花工艺开始在水平织机和斜织机中使用。
但是花楼需要多人操控。
上机时,脚子线与提升经线的纤线相连,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一人为挽花工,坐在三尺高的花楼上挽花提综,一人踏杆引纬织造。
东汉王逸《机妇赋》中,用“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来形容织工和提花工合作操纵提花机的场面。
但是这种提花机过于庞大,同时需要多人合力操作,生产效率极低,在民间推广不易。
后来到了三国曹魏初年, 工匠大师马钧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这之后,提花机就变成了可以单人操作的机械,而且效率也快了十倍不止。
明翎曦要做的就是这种提花机。
要想在目前中州商业已成定局,和布商某些大权贵里抢走一块肉,自然是需要点特殊的东西。
既然要忙,明翎曦就直接将它一次性改良完成了。
织布机和提花机。
明翎曦足足做了一个月。
又用了几天的时间让家里的娘子军试一下,改良了一些小细节。
再给明大伯和三叔讲解了一下机器的构造情况。
很快大家就开始上手了。
一切流程都开始有条不紊的继续,而明家的所有发明,在外人看来都和明翎曦无关,除了明家人自己知道之外。
对外,武器是明二研究的。
军法谋略,是明二想的。
所有的纺车和织布机是明大伯和明三叔研究出来的,关于明翎曦在外人看来,就是个看起来有点聪明,亲近动物的小女孩。
明家人上下对于明翎曦的特殊都是守口如瓶的。
纺织厂这边走正轨,明翎曦就转而去带人烧砖窑。
先在家里搞个小的实验一下。
烧砖,就不得不提一件事情了。
黑水县之所以有黑山黑水,大多老百姓觉得是不祥之地。
但是明翎曦知道,这是煤矿。
这连绵的山峰,明翎曦在上面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而且还有黏土。
烧砖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复杂,挖出黏土,放在空旷的场地进行自然风化
经过自然侵蚀使其内部分解松化,再经过粉碎和过筛,只留下那些细密的黏土成分
然后揉成黏土团,制作砖胚,阴干,烧制。
砖瓦也是人类又一大伟大发明,是人类建筑从草盖泥坯结构到砖木结构的一大飞跃。
明翎曦不是一个人忙活,明家的娘子军全都来帮忙了。
忙碌……
飞一般的忙碌。
忙的明翎曦躺床上倒头就睡。
但是这种累起来的日子,却让整个村子都散发了生机,让大家觉得无比的满足。
所有人都不怕累,他们只怕日子没有盼头。
又过去两个月,等明翎曦的第一窑砖烧出来的时候。
明翎曦直接开心的蹦了起来。
“啊啊啊!!”
“成功了!”
“成功了!”
明翎曦摸着手上还带着点点余温的砖,然后将它直接摔断,仔细的看中间断裂口里面的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