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西晋第一纨绔> 第10章、此子顽劣如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此子顽劣如斯(2 / 2)

福!”

石凡又问:“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叔父觉得杨车骑会与汝南王联手?”

潘岳摇头:“我深知杨车骑,唯恐不易!昨日见令尊,他送我一个锦囊,嘱咐万一有难,打开后会逢凶化吉。”

石凡笑,我这老爹有话不直说,弄什么锦囊妙计,分明是学诸葛亮。

“锦囊很漂亮,还散发西域异香,叔父好生收着,我父亲从不玩笑,万一有用呢!”

潘岳也是这样认为的,将锦囊揣入怀中随身携带。

其实,聊天的时候,潘岳觉得石凡挺有见识,远比读书出色的多,于是问道:“凡儿,你以为,当今朝政,乃是外戚与宗室之争?”

石凡正色道:“看似如此,实则大为谬误!”

“何意?”

“杨车骑当政,

无非弄权。汝南王若胜,最多假传圣旨。我大晋深入骨髓的毛病,均不在此。”

“愿闻其详!”

石凡缓缓道:“自汉以来,魏蜀吴三足鼎立,魏室窃汉,司马代魏,又一统天下,看似春秋鼎盛,却丧尽了皇帝权威,让人深信当年陈胜说过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于皇位,没有人真正相信君权神授,当力所能及时便会取而代之,试问得势之人,谁能禁得起诱惑,社稷因此不稳,此为其一。”

“自汉末战乱,戎夷四入,东至辽东,西至河西,北及并州、冀州,连洛阳所在的司州,无不充斥匈奴、鲜卑、氐、羯、羗等诸多胡人,彼此长相不同、习俗各异,常有邻里纠葛,至于欺诈之举,更是数不胜数。久而久之,若是国运畅通、民间安定,或许渐渐消逝于无形。可一旦赶上大晋祸乱,稍有处置不妥,必定骚乱四起,恐为祸不浅,此为其二。”

潘岳虽未必完全赞同,却为石凡的见识钦佩不已,他的年纪不及弱冠,游历之处未出洛阳城,却能洞察世事,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石凡并未说完,影响这个时代的问题不止两个,“至尊大封诸侯,前前后后几十人之多,上等的拥兵五千,中等的拥兵三千,未等的也有一千五百人,其中很多还督导地方军政事务。若朝中安稳还好,一旦起了波澜,怀有不臣之心的人绝不会少,这是其三。”

“至于其四,要数这些世家大族,包括你我的家族,不止在朝中官居高位。在地方,各大家

族横行一方,占地极广,家仆奴婢过千人者比比皆是。他们对上欺瞒、对下欺压,彼此又拉帮结派,或欺诈乡里,或私下武斗。长此以往,民力不归官府,反倒中饱私囊,定为祸端啊!”

潘岳深以为然,但不能让一个毛头小子过于得意,便有意反驳道:“凡儿忧国忧民,这是好事。但历朝历代,为高位者,便要抚慰四处、平衡各方,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无须过于忧虑。”

石凡知道潘岳的意思,没有接着朝下说,社会矛盾如此,但未必会大爆发。可是,如果有一个诱因呢,可能是一场政治变故,也可能是天降大灾,还可能只是老皇帝死了。在石凡的记忆里,晋代恰好处于一个小冰河期,诸如地震、洪水、旱灾、蝗灾等都在蓄势待发中,一个应对不当,都可能动摇国家的根基。

今天的课上完了,潘岳很满意,如果一个人见识如此,又不用读书,那便不要读了。对于石凡,他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各类典籍必须学,但不必拘泥形式,活学活用比满腹经纶重要的多。

临走,潘岳见石凡一直情绪不高,像是有些心事,便好意相问。没想到,石凡的回答让他大跌眼镜。

“那日酒宴上,匈奴人刘渊送来的异域女子很是动人,却被王恺那老匹夫抢走。侄儿心有不甘,我得想办法弄回来!”

潘岳听完头晕目眩,刚才还赞这孩子非比寻常,到底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沾惹了不少世家子弟的坏习气。如此看来,短时间内,此子难改顽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