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光听他这样说, 终于重新露出了笑脸,“有殿下这句话,小人就放心了。说起先皇后, 小人在仁明殿供职的时候, 确实很受先皇后照顾,所以小人惦念先皇后的好,一心辅佐殿下。官家在册立太子一事上,到现在都不曾有一句准话, 小人本以为上次道州平叛之后, 官家至少会有抬举殿下的意思, 没想到只是封了个王爵,就草草打发了, 这事办得不地道。还有前阵子豫章郡王那件事……官家甚是懊恼, 宣了宰相和庆国公入禁中商讨过,那两位的意思是公事公办, 官家虽然无可奈何,但言下之意小人听得出来,恐怕不无怨怪殿下的意思。”
仪王苦笑, “同样是儿子,我竟不明白自己有哪一点不如大哥, 就算到了现在这样境地,爹爹还是向着他。”
弥光轻叹了口气, “大约还是因为先皇后与官家不睦吧,官家把对先皇后的不满, 都转嫁到殿下身上了。”
仪王的生母明德皇后, 确实不是男人眼中柔情似水的女子, 她独立果断, 爱憎分明,因为官家宠爱的孙贵妃放肆僭越,就命左右将人按在那里狠狠鞭打了一顿,从此和官家结下梁子,直到临终,夫妇之间也没有和解。
在官家眼中,她是粗鲁蛮狠,不可一世的人,就是这样的人,教导不出优秀的皇子,因此本该是他的太子之位一直悬空着,至今没有定夺。得不到肯定,对他是最大的伤害,他为此彷徨过、伤心过、羞愧过,也愤怒过,但那又如何,还是要一日日地忍耐下去,忍得久了,心肠变得坚硬。他知道别人即便什么都不做,在爹爹眼中都是好的,自己若是再不争取,就要彻底被人踩在脚下了。
“发落了大哥之后,爹爹可有其他动作?”
弥光道:“传召了高安郡王,把龙图阁修正本朝记事的差事交给他了,三日之前还曾召见过寿春郡王。”
所谓的寿春郡王是三皇子,生母俞贤妃在世时颇受官家礼遇,但他这人擅藏拙,平时不爱出头,在兄弟之中并不拔尖,爹爹平时也不怎么注意他。可是奇怪,这回大哥出了事,年长的皇子中除了自己远赴太康,剩下的爹爹都召见了一回,又想起自己先前去崇政殿复命的情景,爹爹连面都不肯见上一见,两下里一对比,让他心头的焦躁重又浮了上来。
弥光见他不说话,唤了声殿下,“稍安勿躁,越是这样时候,越应当沉住气。”
他颔首,放眼望向夹道的尽头,凉声道:“多少次……多得我都记不清了,就算我为社稷再奔忙,爹爹好像都看不见。无所谓,爹爹看不上我没关系,我的功绩能让满朝文武看见,这样就够了。”
有时候取悦一个人,比取悦满朝文武更难。如果这个人对你的成见根深蒂固不能改观,那么到了最后大不了放弃他,又怎么样呢。
眼下要专注的,是另一桩事。顺着夹道往西行,就是杨皇后寝宫,弥光送到这里便先行退下了,仪王站在宫门前遣黄门进去通传,不一会儿就见殿内女官出来迎接,掖着两手上前呵腰,垂首道:“殿下,圣人有请。”
杨皇后没有中晌歇觉的习惯,大概源于她是医女出身,不肯将时间用在睡觉上,情愿研读一下医书,甚至自己晾晒草药。
仁明殿的后阁中,据说满院子都是巨大的笸箩,天晴时候成排地敞露在日光下,是杨皇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可惜当上了皇后,很多事情不能随心所欲,说起当年被封皇后也是机缘巧合,官家狩猎负伤,那次正好是她陪同医官随扈,几日换药下来被官家看中了,便收入后苑封了郡君,然后进美人、进充仪,一路当上了皇后。
如果说原配皇后要慎之又慎,那么继后的册立完全是凭官家个人的喜好。杨皇后没什么家世背景,待人也永远是不好不坏,对官家的儿子们做不到视如己出,但绝对合乎皇后的标准。见仪王来拜访,很客气地让人迎进来,进门赐了座,然后静静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