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来,看样子,林家军那边儿应该也发现匡山不好打了,估摸着正在琢磨进攻计划。
呵呵!
接着琢磨吧!
匡山上的防御工事,都是他张宝庆亲自带人修筑的,别说是3000多人的林家军,就是5000人撞上来,也得撞得满脸是血、断胳膊断腿!
张宝庆随即下令,让大部分士兵原地休息,阵地上只留下少数哨兵警戒,免得把精力消耗在等待上。
同时,张宝庆很重视情报的作用,所以,每天派出去的探子由5人增加到了20人。
他要探子们一刻不停的监督林家军的营地,这样他就能在最快的时间掌握林家军的动向,自己也好有所应对!毣趣阅
正当张宝庆严阵以待时,在五里开外的林家军营地内,看起来一座挨着一座、密密麻麻的棚屋,里面却是空荡荡的,很多棚屋内连个床都没有。
实际上,整个营地内驻扎的士兵只有500余人,他们根本就是一支佯兵,在此吸引张宝庆的目光。
此时,林家军的真正主力早已开始急行军,从与北安县交界的岭西地区绕路迂回。
事实上,早在张宝庆抢先进驻匡山以后,带队的郭朗就意识到,如果强攻匡山,只能徒增无谓的伤亡,而且能不能打下匡山,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可是不打下匡山,林家军就没办法穿过夹龙沟,进攻北安县县城。
正在这两难之际,郭朗突然想到了林鸿飞之前给他传授过的一些作战思路:
“一场战争,其内部包含着大大小小多次战斗。”
“而每一次战斗的胜负,都在影响着战争胜利天平的倾斜方向。”
“因此,在指挥战斗过程中,指挥官的眼光绝不能只局限在战斗的这一个点,而是要将目光俯瞰到战争的整个面。”
此刻,郭朗意识到,既然匡山不好打、又卡在关键道路上,那老子绕路还不行吗?
夹龙沟,只是北安县境内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
可它不是其他地区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啊!
自己完全可以带着部下,从隔壁的平城县、岭中地区兜个圈子,直接迂回包抄上去。
等到自己进攻县城时,张宝庆肯定会从匡山撤离,赶回去保护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