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怎能对先生无礼?快赔礼认错。”
朱娘虽然读书不多,但对于尊师重道那一套很在意,觉得这是塑造儿子价值观的好时候,立即出言纠正。
老头却笑呵呵道:“老朽颇欣赏他言语间这般直来直去,无所遮掩……年岁不大,却是性情中人,看来以后在探索学问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不会墨守成规。”
这边老头说得轻松,却不知朱娘的真实想法。
朱娘并不想请个半道过来随便给儿子开蒙几天就走的挂名先生,她是想请个长期教习,系统地为儿子教学。
老头自吹自擂,一副我很厉害的模样。
不过还真是,这年头,一般人要行走天下可不容易,关牒路引这些就能难倒大把人。说自己可以行走天下,也算是一种装逼。
但对朱浩来说,这恰恰是个好消息,老头说要收他为徒,却不能在安陆停留太久,有先生不是跟没先生一样?
“先生,要不您就在安陆多住一些时日,不如……等入秋,天凉再走也不迟,妾身可以安排您的住宿和伙食等事项,绝不怠慢。”
朱娘退而求其次。
既然老头说要去江西,那她便想着,用这老头先将朱嘉氏给打发了,等朱家确定朱浩有了先生,不再强行接走儿子,她便有足够的时间去请新先生。
老头笑着摇摇头:“老朽已安排好行程,恐不能在安陆久留,夫人的好意,老朽谢过。”
不管你盛意拳拳,人家就是不领情。
朱娘大失所望,但事情到了这地步,也不能说直接把人撵走,便对儿子道:“既如此,那小浩你可要尽可能在这段时间多多求教先生,不枉先生赏识一场……还未问过先生尊姓大名?”
老头道:“鄙人六……姓陆。”
从其稍微的犹豫中,朱浩便判断出,这绝对不是老头真正的名字。
连姓氏都不是真的,戒备心如此重,亏朱娘还把他当成宝,朱浩心中对这老头充满鄙夷。
别真是对娘亲有什么坏心思吧?。”
……
……
第二天,陆先生如约前来。
不是昨日那副要死不活的醉鬼模样,脸上污垢尽去,又换上一身干净的白色儒衫,平添几份文人风骨,看上去人很精神。
朱浩甚至在想,如果自己第一次见到这老头便是这身装扮的话,或许对他的印象不至于那么恶劣。
但现在他已经看到这糟老头邋遢不堪的一面,刻板印象不会因为此人洗漱一新又换上身干净的衣服而有所改变,该怎样还是怎样。
“陆先生,已在家院准备好文房四宝,请移步。”
朱娘换上一身华丽的锦绣罗衫,彩绣辉煌,看上去高贵典雅。
儿子不过是拜一个临时先生,却像是迎娶儿媳妇般重视,脸上还扑了一点粉,作为孀妇她已很久没有这么隆重待人。
陆先生微笑道:“今日我要到城中垂钓,想带徒儿一起去,顺带闲聊一下,问问他学业情况,有能教的当场便教,便不进内院了。”
朱浩本来用警惕的目光打量这老小子。
听了这话,稍微放心下来,好在这货识相,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这院子里还是俩寡妇。
但你到安陆州城里钓鱼……什么路数?
你说了远道往江西,途径安陆,在这里住几天多半也是寄居朋友或亲戚家,居然有心思在异乡钓鱼?
城里基本是人工河,与城外的护城河相连,沟通了西边的汉江和东边的南北二湖,水流平缓,很难钓到鱼。
至于说心情不错?
前天喝闷酒又是闹哪出?
即便朱浩觉得自己看人很准,但在陆先生身上,他却看不出太多端倪,总觉得这个人城府很深,既涉官场,又像跟官场无关。
李姨娘不解地问道:“传道授业不在家,钓鱼时好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