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前往曹昂府上求见,很快便被人请了进去。
实际上曹昂得知二人求见的消息,已经隐隐有了些许猜测,于是便不想见。可是二人是幕府的一、二号人物,他又不好不见,只得让二人入府。
二人见到曹昂,童恢便直截了当地问道:“大将军,如何在记室署设给事而幕府却不知道?”
童恢带着不满而来,说起话来自然是极冲。
曹昂还未开口,班英确实先说道:“童汉宗,你是幕府参事,不是大街上撒泼打滚的老妪,面对主公,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班英说完,又转头与曹昂说道:“主公,汉宗刚与我吵了一架,所以这说话有些冲,还请主公恕罪。”
“无妨。”
曹昂笑道:“理越变越明,汉宗这般待我,说明他并未把我当作外人,我很高兴。我还就怕你们对我藏着掖着,只会阿谀奉承,我岂不是听不到真话了。”
这时童恢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问题,只得请罪道:“童恢心直口快,又失于鲁莽,还请主公恕罪。”
“无妨!”
曹昂看着二人道:“你们是问记室署的事吧。此事怨我,光想着此事不牵扯到你们,便没有提前知会你们,没想到还是让你们埋怨啊。”
班英听到最后一句,立刻说道:“我等不敢。”
曹昂仿佛没听到,继续说道:“这记室署当初设置的时候,你们都清楚,就是充当我的幕僚团队的。毕竟所谓的幕府,自我就任徐州牧之后,一直充当着州府的职能,后来更是管理着徐、青、扬、豫、荆、兖六州,权利不比长安朝廷要小。
记室署其实一直只有十余人,所负责的也只是文案工作。这次增加数人,也确实是工作量有些大。
而且将他们分作记室、给事、谒者,也是因为他们分工不同,让他们的工作更加详细。
之前笼统的一摊子,还是容易误事。
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给事侵犯了你们幕府的权利。
这给事负责审核百司所上奏疏和下发的文书,记录编纂谕令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其实都是替我做的活,我一个做不过来,只能让他们分担。
若是你们觉得不妥,那诸多事宜便由我亲自处置便是,当年秦始皇一日要批阅一石公文,大不了我也亲力亲为。
你们觉得呢?”
曹昂这话说得风轻云淡,但实际上却是言重了。曹昂的意思很明确,你们幕府虽然实际上与朝廷一般,但说到底在名义上也不过是他曹昂的一群幕僚班子。曹昂将活分给底下人做你们便闹腾起来,是想做什么?实在不行,他就将权利都收回,你们幕府的也收回。
曹昂这话类似于要掀桌子。
班英知道曹昂恼了,立刻说道:“主公,汉宗也不过是对此事心有不解,我等并无他意。既然记室署的事繁杂量多,那自是要以完成诸务为先。”
曹昂没有回话,看向童恢。
“汉宗以为呢?”
童恢心中犹豫,最后还是勉强说道:“是恢疏于不察,贸然干涉,差点误了大事,还请主公恕罪。”
童恢虽然鲁直,但这种情况下也不敢真跟曹昂扛下去,否则曹昂一怒之下,重定幕府,麻烦更大。
眼看童恢认错,曹昂并未责备,而是说道:“汉宗不必内疚,你们与我说真话,是我的幸事啊。”
二人虎头蛇尾,很快告退,曹昂看着二人离去的身影,则是意味深长。
自己退一步,他们进一步。国人的通病,自以为大局已定,胜券在握,便开始内斗起来。
历史上的袁绍,曹魏,都是这么折腾坏的,白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