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上偏向于后者,前者稍微带那么一丁点意思,但是从结果来看,大家很难对他们抱有好感,而且因为影片的主人翁形象多偏于小众人群,也没有什么“通识情感”,大多数观影者都无法感同身受,更别说大批量圈粉宣传了;
其实影片题材是什么无所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多,哪怕只是描述一类边缘人士,那也是好几百万的人;
中国确实需要有人来记忆这些人和事,这都是导演的偏爱,导演的个人选择,导演的文艺创作方向,说不上对错;
但不能有更好的选择吗!
“天注定都能拿最佳剧本?这不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吗?贾樟科有啥值得高兴的!”
人家当然高兴,老婆又当小三了,这还不够兴奋?
离开戛纳的前一晚,孟轻舟拒绝了章子亦的召唤,和耗子、晓鹭在酒店房间的阳台喝酒闲聊;
当说到邓朝、赵微转型导演时,三人都是哭笑连连,这绝不是担心被人抢了饭碗,而是感慨资本的诱惑太大;
任何转型都绝非导演自发的玩票行为,而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游戏。
“演而优则导”的背后,拍电影这样的商业行为,于要转型的演员来说意味着冒险,意味着可能的失败和人设崩坏。
中国电影市场近两年经历了资本的疯狂涌进以及高速的市场扩张,演员转型导演背后,其实是市场试水成本低造成的;
有了徐铮这个票房小霸王的出现,谁不想试一试?
国内目前在导演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切换中,并没有形成稳定良性的发展形式。
在多数演员转型后取得的远远大于演员时期的名声和财富时,“当导演”变成了一个人生路上更进一步的捷径。
演员有常规的社会角色认知,当了导演的演员就不一样了。
演员转型的导演,其实在题材选择上都有趋沿性;
电影是导演个人作品,很多时候传达的是导演的思想与见解。
电影是导演对世界表达的方式,选择拍摄什么、如何拍摄,日后作品在市场上有何反馈,都是导演在意和需要把控的东西。
出自己手,影响的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