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们想摆烂糊弄过去?
周书文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结束了会议之后,张晓勇又提起了采访的事。
“明天有两家报纸要来采访各位。”
“我们?不应该是周总吗?”
于可芯有些好奇,指了指沙发上的众人,又看向周书文。
“我不接受单独采访,不然又得浪费很多时间,是阳光报和南都快报,你们有空就参与一下吧,不过别回答与公司无关的事情。”
周书文自然知道这事,采访也是经过他批准了的。
“以后再有类似的采访,全部交给于可芯处理。”
于可芯点点头,这也是宣传部的职责。
“今天就到这吧,没什么事的话就先散了,大家早点回家休息吧。”
周书文挥手驱散了众人,然后抽空去软件公司看了一眼。
虽然天已经黑了,但项目组的大部分成员都还在公司里,大家正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周书文见到了带着黑眼圈的裘伯君。
“你开发软件归开发软件,可别把身体搞垮了。”
周书文有些担忧,他记起来这位兄弟曾经为了开发出WPS,在十六个月的时间内闭门不出,把自己弄出了三次急性肝炎,哪怕住院了也要把电脑搬到医院继续写代
码。
“我没事,这次开发进度比我想象得还要快,大家的热情很高。”
裘伯君眼里充满了斗志。
周书文还是有些不放心,通过王俞成得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裘伯君几乎没有一刻钟不在电脑前,甚至就连上厕所都不会超过两分钟。
不过好歹还是保证了每天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周书文放心不少,不过还是叮嘱王俞成,必须强制性地定期放假,或者组织一些户外活动。
真要有人熬出点病来,那才是得不偿失。
“还适应这里的生活吗?”转了一圈,周书文又找到了张俊。
这小子剃了个短发,比之前刚来海城时看上去干练了不少。
“还行,感觉自己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太少了。”张俊皱眉说道。
周书文微微一笑:“软件开发是这样,最近几年技术革新会比较快,随时都要学新东西才能跟上时代。”
提点了张俊一番后,这小表弟忽然变得有些羞涩,似乎有什么话不好意思说出口。
“有什么事就直说,别扭扭捏捏地,跟个娘们一样。”
周书文翻了个白眼。
张俊说道:“那个……大妈那边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病人,需要做心脏介入手术,听说赵经理的弟弟之前就是在
米国做过,能不能帮忙联系一下,介绍下路子。”
周书文回忆起来,张俊所说的大妈,就是谢蓉,那个医学院的老师。
她是张晓军的第二任妻子,长得文文静静地,很有书卷气。
“这个我可以帮你问下,赵经理的弟弟好像刚刚回国了。很着急吗?”
“好像不是很着急,病人是先天性心脏病来着。”
因为赵轩的原因,周书文也了解过介入手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导丝,将药物直接通过血管送到病灶,或者用导丝在血管内完成一些外部药物以及开刀手术无法完成的治疗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这也是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毫无疑问,这种治疗方式无论是对材料还是技术,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外国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开始研究运用这一医学手段,国内起步比较慢,八十年代初才有呼声,将介入医学单独列科,要到九十年代末期,才会受到重视,由国家牵头大力发展。
而眼下,不管是设备还是人才,国内的水平离国外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那多谢书文哥了!”张俊眉头舒展开来,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