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期末考试过了,胡若云是第三名,班长季红敏还是第一名,宿舍里除了老大赵金普还是上次考试的水平,其他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因为老六解冰搬走了,宿舍里就一直是五个人,空床位也被胡若云和崔水根征用,放了他们的货。200电话卡的业务基本上都是由崔水根具体负责,快放假的时候,两批货共60000元出的差不多了,账也不用怎么算,反正是10%的利润。
窗口期过了,利润薄了,他们也不准备再大规模地做了,哪个“下家”有需求,就让老五放货,不扩张、不主动招揽。
前期,不但老五是胡若云的忠实拥趸,同宿舍的其他三个人也或多或少参与到了业务中来,对老大、老二这些家境不错的人来说,不差这点钱,但总比无所事事有所收获。
快放暑假了,崔水根说:“三哥,我出来都快一年了,这个暑假我要回家,回去之后我找村里的老人打听一下,开学再给你讲鬼故事啊。”
这将近一年来,老五谈不上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和老三胡若捣腾着鞋垫、明信片、电话卡……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让他的生活轻松多了,他的贵省女友冯云跟他一样出身贫苦,从给他“打工”开始,对他也是由崇拜到爱慕,这都是满满的收获。
来文记者建议胡若云这个暑假不要回去那么早,可以跟着他做四个礼拜的“见习记者”。
通常情况下,这类的“见习记者”只是报社的廉价劳动力,要么在报社打打杂、跑跑腿什么的,要么就是装信封、写信封,反正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工作。报社给出一个临时工作证,给基本生活补贴,但工资就别想了。“见习”结束,报社会出具一个社会实践的证**告,将来毕业的时候或许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
胡若云愿意搞一搞,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适应和学习,跑去毛娜学校“请示”了一番,毛娜虽然很想和他一块儿回安南,可又不想拖了胡若云“干正事”的后腿,很委屈的样子,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但要求放假的时候他必须送她到车站。
来文知道胡若云有一定的社会洞察力,也有很强的文字功底,直接向人事部门打了报告,把胡若云留在身边当“助理”用了。
改革开放十多年,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一些人的价值观也在悄悄变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干啥吃啥”竟成为一种规则和习惯,甚至有时候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江北晚报开通了市民热线、市民邮箱,就行风建设倾听民众来电来信,两个月下来,收集整理了一大堆关乎营商环境及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难点与痛点,拟定了一个“晒晒吃相”的报道计划,并制定了相关方案。
多个记者组分头行动,晚报也先后刊发了部分报道。
经五路上有一个中心城区的工商行政服务办事大厅,有群众反映自己到这里做股东变更,按规定必须要在完善相关手续的情况下,所有股东带上身份证原件到现场办理。按规定办理,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通过中介办理,只需提供相关手续,中介一个人就能代办!
群众质疑:这中间有没有利益输送?中介凭什么能直接“通关”?
来文决定带胡若云到这里进行暗访调查。
首发-:-小说
大厅内人来人往,因为有前一段时间的相关报道,保安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嚣张,工作人员也少了居高临下的不耐烦,但因为很多工商手续较为繁复,很多来办事的人员基本上都不能一次性办完。
一些中介公然在大厅内来回穿梭,向办理业务的群众发放名片、讲解自己的业务范围。
来文的一个朋友确实要办理公司的法人、股东、股权变更,因为不是这个股东有事就是那一个股东没空,一直都没有办成,眼看着已经影响到下一步的业务开展,准备过来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