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种,往外卖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安南县县城的市场有限,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量,再往冀南市运吧,一是不知道行情啥样,人家那附近的农村是不是也有大棚蔬菜?另外,就算是那边能卖,200多里地的距离,长途运输又成了问题。
本地卖的话价格上不去,低价卖吧,别说赚钱了,建大棚时候又是买毛竹、又是买塑料布、又是买草毡的,投资都收不回来。
“白色工程”算是以大部分建棚的农民亏钱而告终。
镇上的领导大概是想快速“建功立业”,前一段时间又出台了一个新的计划:把高桥镇集市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商业街”。
镇政府派了一辆小面包车,车上架着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高桥镇关于商业街改造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凡临街门面房必须在三个月内按照乡里规定的样式、到指定的建材供应商那里采购建筑材料、由指定的承建商建成上下两层楼房。
原建筑不管是什么时候盖的、什么材质,只要是和规定样式不符,一律扒掉重建。
逾期不能完工的地基充公,由镇上卖给有钱、有能力的人建新房,由镇里另外给你划一处宅基地可不按规定样式重建,原临街宅基地跟原来的业主就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可眼下,不要说盖楼房,就是盖上三间砖瓦房都得一家人半辈子的积蓄。
三姨家的这栋房是才盖起来的,一改原来的砖木结构,用的是钢筋、水泥、预制板,还奢侈地铺了地板砖,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娘家亲戚借了很多,但样式不符合镇里的要求,面临着扒掉重建的结果,可眼下家里除了欠债,那里还有钱啊!
可要是盖不起来,新房子就要被扒掉,地基也保不住了!
硬扛?
负责落实这事的镇“综治办”每天都乌央乌央地来一大帮子人,嘴里不干不净地催你扒房子。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几家人听完三姨的诉说也是惊得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就这事,搁到谁身上都受不了啊!
缓过神来,一大家子只剩下了对三姨一家的同情,就连舅妈都陪着长吁短叹了一番。
三姨还听说,镇里指定的建材供应商是镇长的小舅子,那材料差还不算,价格还要比市场上高出来一大截;镇里指定的建筑商是书记的老舅和书记的表哥搭起来的草台班子……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现在,镇上集市两边不知道有多少户人家都作难得要死要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