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辕。
不一会,宁完我就快步走进行辕,单膝跪地向多尔衮请安。
“公甫先生。”多尔衮身子斜靠着软垫,幽幽的看着宁完我。
“你自从天命年间投归我大清,到今日应该快有三十年了吧?”
“回禀主子,奴才自天命二年归顺大清,迄今为止足足三十年整。”
“三十年了,人生又能有几个三十年啊?先帝曾不只一次与朕言,先生通晓文史、见识广博,乃不可多得之大才,是以破格录入弘文院担任大学士,预机务。”
“奴才惶恐。”宁完我感到有些不得要领,心说多尔衮提这些做甚?
多尔衮也是一时失语,他也没有想好该怎么跟宁完我说,因为宁完我不是侯方域,侯方域只是一介阉奴,宁完我却是老资格功勋汉臣。
……
在浑河战场。
崇祯第一次见到了骆驼回旋炮。
“此物便是建奴的骆驼回旋炮?”崇祯打量着面前器物。
只见建奴的骆驼回旋炮口径大约为一寸半,50毫米左右,炮管长约五尺,连同炮尾的木托总长约八尺,从形状看就像是一具大抬枪。
崇祯记忆中,清朝好像真有口径50mm的抬枪。
据史料记载,50mm的大抬枪,一枪能够打穿7人。
“圣上你看,此为骆驼炮铅子,重约一斤,比虎蹲炮之合口弹轻,但是远比鸟铳或者鲁密铳的铅子要重。”徐应伟将一颗铅球递给崇祯。
崇祯接过来,发现铅球大约有婴儿的拳头大。
掂了掂铅球,崇祯问道:“此铅子能打穿偏厢车吗?”
“轻而易举。”徐应伟道,“偏厢车最厚的正面护板只需一炮即碎。”
崇祯的眉头立刻拧成疙瘩,如果偏厢车最厚的正面护板都挡不住骆驼回旋炮的一炮,那么装备偏厢车就变得毫无意义。
因为笨重的偏厢车不仅会拖慢部队行军速度,还会受到地形限制,如果再不能给步兵提供足够的防护,真就成负资产,不如索性淘汰掉。
然后强化己方的炮兵火力,尤其是重量轻机动性强的小口径山炮。
到时候完全可以让小口径山炮伴随步兵推进,真正实现步炮协同。
当两军相距一公里以上时,用4寸野战炮轰,距离进入一公里内,用3寸野战炮轰,当距离进入五百米后就用小口径山炮进行抵近直射,最后进入五十米后再用步枪排队枪毙,到时候反正就是火器对轰,就看谁的火器更多更勐。
当然,还要看哪一方对死亡的承受能力更强。
转念之间,崇祯心里就不免又涌起一等焦虑。
焦虑什么?当然是焦虑蒸汽机迟迟未能投入工业化应用。
蒸汽机不能够工业化应用,大明军工业推行的标准化就反而会对产能形成巨大阻碍,使得火炮及燧发枪产量不及建奴。
也就是大明国力远胜建奴,铁匠的数量也比建奴多不少。
要不然每年生产的大炮以及燧发枪数量真未必有建奴多。
然而,如果大明的大炮以及燧发枪产量不能够碾压建奴,那就算明军重新拥有了与建奴野战并战而胜之的实力,战略反攻也是遥遥无期。
最多也就形成战略相持。
想到这里,崇祯便又问道:“建奴的燧发枪呢?”
“拿过来。”徐应伟示意徐应龙拿过来一支缴获的燧发枪。
将燧发枪递给崇祯,徐应伟说道:“圣上你看,这便是建奴的燧发枪,口径与我们的燧发枪也差不多,但是铳管却要短一些。”
“我们的铳管长度为三尺,建奴的只有两尺半。”
说此一顿,又说道:“另外,建奴的铳管外壁也没有经过锉削并抛光。”
建奴的燧发枪铳管确实没有锉削,更没有抛光,锻打留下的痕迹都在,这样的工艺要求自然要比明军的低得多,但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