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持续流入流出的话,又会面临另外的问题,如何避免自家鱼塘的鱼跑出去。
俩人研究了会儿,想到了个解决的法子,用交叉的铁丝网挡在活水交换的地方。
说干就干,何队长带着谭弈去了他们家的试验田。
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整好了试验田,何队长喊来几个公社的人帮忙一起把水稻插了进去,作为帮忙最多的谭弈,何队长给他算了三天的工分。
对此,大部分村民都没有异议,毕竟谭弈多出来的工分又不是从他们家扣得,也就没有人去计较。
不过,村里的还是有人不服气,尤其是王绢花。
她觉得大队长的心都偏到脚后跟了,什么好事就想着谭弈,也不考虑其他人。
就比如她儿子王明明,那可是正规在学校里学习的人,有事也不知道来问问,就好像只认识谭弈似的。
江流村除了知青,很少有家里送孩子去念书的。
王绢花自觉高人一等,平日里与人说话时,态度上也都显露着。
开始时,大家觉得王明明肯定能有一番大作为,可这段时间下来,他们除了觉得王明明变胖了些,其他方面好像也没什么不同。
对于王绢花这种优越感也越发懒得搭理了。
王绢花觉得这些人是嫉妒,她家王明明是个有出息的,现在能上学,就要比村里的那些泥腿子强,说不定还要比那些只能种田的知青更本事。
更何况,她可是听说了,阮峰开在县城的面馆好像还不错。
像阮峰那样没文化的人都能在县城赚到钱,她明明念了书上了学,肯定比阮峰要强。
王绢花正想着,忽然照面有个婶子同她打招呼道,“老阮大儿子回来了,我瞅着他拿了好多东西,你快回家瞅瞅!”
王绢花一听,立刻笑呵呵道,“估计是阮峰,我这就回去。”
她倒是没想到阮峰还挺孝顺,要是能再孝顺些,把钱全交上来就更好了。
也不知道阮峰他们在县城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比之前每月交上来的钱多还是少。
王绢花细细算了下,自从阮峰他们搬走,王明明每个月都要交学费,还有家里的花销,只出不进。
要是这次能让阮峰他们乖乖的把钱拿出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