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靖国公颜启仍然没有下达各军归建的帅令。从七月开始集结的西北各军,以及大量的民夫物资,依旧囤积在西北最大的军事重镇,榆关。
榆关是大燕的西北门户,也是大良往来大燕的最便捷的通路,更是两国交锋时的必争之地。此刻安王李盛站立在榆关高大的西门城台上眺望远方,在视线所及的极远处,三个小黑点正向着榆关飞奔而来。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三个斥候催马冲到城下。
“有何异常!”李盛大声问道。
“王爷,并无异常,大良重甲骑已经撤退,步军殿后也在缓缓后撤。”
“可是假象?”
“不是,卑职可以确定不是诱敌之计,是真的撤退。”
“回去歇息。”
“遵令!”
三个斥候催马冲进城内。李盛解开搂海带摘下沉重的狮子盔搁在城垛上,随后把头埋进装着凉水的木桶里。西北的九月初,夜里能把人冻得打哆嗦,白天却能把鸡蛋烤熟,穿着厚重的铠甲,戴着沉甸甸的狮子盔站在太阳底下,就跟钻进小火炉里没啥区别。
李盛抬起头来,喷出一口水雾之后,任凭脸上的水流下,这些清水刚一落到铠甲爱上,就嗞的一下蒸干了。
李盛是个很注重仪表的人,这和他很早就拜颜启为师并在军中任职有很大关系。在平时,无论什么场合下,这位王爷的着装和仪表都是一丝不苟的。即使是在条件不好的战场上,他也尽最大努力,让自己整整齐齐的。西北的阳光已经把他的皮肤晒成了古铜色,再配上他那一身黑沉沉的铠甲,竟然将他英武阳刚的气质衬托得更加出彩。
“小盛,进来吧。”
平稳浑厚的的嗓音从城楼内传出,李盛连忙擦干脸上的水,右手端着狮子盔快步走进城楼。就是洗个脸的功夫,狮子盔已经烫手了。
在西北各军中,能管安王殿下叫小盛的人只有一个,他就是大燕第一将门世家颜家的当代家主,号称大燕军神的颜启。他不仅是李盛的师傅还是李盛的亲大舅,颜启最小的妹妹就是李盛的母亲颜贵妃。
颜启虽然年逾五十,但却以根白头发都没有,和他同龄的人都已经满脸褶子了,但他脸上却很少见到。这归功于他强健的体魄和不俗的修为,更仰赖与他的自律和勤勉。颜启是一位玄境巅峰,并且是术武双修的强者,如果他能在六十岁之前破镜,将会成为当代最年轻的地境强者,大燕的国之柱石。
李盛来到颜启面前站定,颜启治军极其严厉,即使李盛贵为安王且是颜启的亲外甥,违反军规一样要受罚,所以李盛在颜启面前始终保持着一个副将应有的恭敬和站姿。
“解甲,坐吧。”
颜启的话让李盛有些不知所措,古代作战不到战斗结束铠甲是不能脱下来的,因为穿脱实在是太麻烦了,尤其是像李盛这样军阶比较高的军官和骑兵,都需要有别人帮忙才能把铠甲披挂整齐。一旦解甲军令下达,那就意味着战斗彻底结束了。
虽有疑问,但李盛还是执行了颜启的军令,在亲卫的而帮助下卸下了厚重闷热的铠甲。
坐在椅子上灌下一壶凉茶之后,李盛这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这才有精力看清城楼里的人。军司马、典史、监军各曲校尉都在,而且都已经卸下铠甲,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大口地喝茶。
颜启伸手将粘在李盛唇边的茶叶末抹掉,这时候,他一军主帅的威严中多了一丝宠爱。
“诸位兄弟,方才接到兵部公文,催问本帅何时班师回朝,也好告知互补停止粮草物资转运榆关。大军集结榆关已有月余,每日粮草物资靡费颇巨,是该班师了。斥候探报,大良的确已经撤军,他们的使团已经前往奉天,重伤的昆弥契利已经取道灵武郡返回大良。昆弥契利取道灵武不走榆关,说明他不想和大良军队会面,也说明他并没有和大燕开展的打算。至少,现在没有。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