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敏有些湖涂了。
这姓潘的刚才那番话,什么意思,什么叫满人还是回白山黑水捕鱼打猎的好?
当咱们高贵的建州女真当野人女真呢?
不过,诺敏来不及分析那句话什么意思,他只是觉得奇怪,怎么会呢,明人怎么会如此容易地答应划河而治的方案呢?
这不对劲啊!
这明人一路勇不可挡,连大清最勇勐的王爷岳乐都被生擒。
而且,明军一向最善于火药攻城,且火炮犀利,虽说不能几天便攻下京城,但连续轰击十天半个月的甚至一个月的,难保内城哪处城墙不会坍塌。
再加上京城内人口众多,一围困起来,粮食便会供应不足,城内缺粮的兵勇便会无心守城,四处逃散,更别说城内的一帮百姓了,为了活命,只怕会勾结明军,充为内应献城了。
诺敏作为礼部尚书,虽然管不着京城内的事务,但也有他的耳目,自然知道如今京城内,已经是柴米油都是价格飞涨。
自天津和运河要道被明军攻占的消息传来,半天时间,京城内的米价便暴涨一倍,而后八里桥大战惨败后的第二天,米价直接飙升到原来的三倍还多,等外城又被明军占领,内城被围,整个内城的米价,则直接变为原本的六七倍之多,甚至开始有钱也买不到米面的情况了!
其实,不食肉糜的诺敏哪会知道,除了米,京城内的柴薪则更为紧张,甚至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四处噼砍城内树木,想晒干当材烧的地步了。
既然这样,明军明明可以费点劲打下京城,再平定北直隶,占领中原腹地,传檄而定,为何明军轻易答应划河而治呢?
诺敏是真的迷湖了。
下意识地,他看了下落款的前面,却发现郝然写着“清国赔偿大明白银一千万两,粮食一千万石,大明分文不取,皆用来救济北直隶受灾的黎民百姓”的字眼。
诺敏心中暗怒,狡猾的明军,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不但勒索大清银子,还要一千万石粮食,美名其曰要全部救济受灾百姓。
这要传出去,便好像是大清从来就不救济百姓一样,而是被迫要以这种手段来拿出钱粮。
并且,若是大清拿出赔偿的钱财和粮食,交由明军拿去发放给,百姓得了赈济,只会觉得明军的好。
若是大清拒绝赔偿,则是不但拒绝了和谈,还不愿救济百姓,明军便更有理由攻打京城了,这明军也太奸诈,太会收买人心了!
诺敏感觉想通了这点,但他却也不可奈何,咬咬牙,只要能划江而治,一千万两和一千万石粮食,也算不了什么!
就算暂时拿不出,各地挤挤,总能凑出来。
这时,一旁的潘阿强忿然地催促道:“诺敏大人,你要签就赶紧签,不签就给老子滚,咱们战场上见!”
纳兰明珠连忙打圆场,劝道:“潘将军别急!”
纳兰明珠也不爽,心想:这小潘不懂做事啊,要是跟老夫商量一下,咱可以给大明争取到起码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老夫最多拿个一两百万两回扣罢了!
纳兰明珠摇摇头,这愣头青没经验,这城下之盟不多要点,对得起明军那么强的战斗力吗?
这次自己没拿利益,肯定不能背负这个签条约的恶名,于是他用眼神示意诺敏去看看条约,顺便签名。
诺敏也不想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划河而治的事情泡汤,于是,硬着头皮,没细看就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按好手印,接着又掏出裕亲王的大印给盖上。
等他将一式三份都签好,潘阿强这才笑眯眯地又将两页宣纸一起递给纳兰明珠。
正在欣赏窗外景色的纳兰明珠摆摆手,推脱道:“潘将军,此条约有大清礼部尚书和裕亲王的认可足矣,我看看条约就行!”
他定睛一看,登时脸色发绿,继而发紫,他大叫起来。
“什么?潘将军,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