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这时也一同进行请求,书籍价值不能随便妄断,是应该要请人鉴定。
为此朱元璋便是令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三公及负责农事的官员一一查看翻阅。
届时十数名官员捧着一本书交接查看,约一个时辰后众人才看完。
“这本书果真是价值连城啊!书中记载的灌溉之法若是施行,可令得农业耕种效率提升许多。”
“是啊是啊,除了这灌溉之法外,还有农具的打造也写得非常详细,这样可利于农民耕作,事半功倍。”
“陛下,这是一本好书啊!仅仅三千两黄金都是便宜了!按照下官之见哪怕是黄金万两也便宜了!”
十数名官员看后,无一不发出高度评价。
这也是自然了,因为书中记载的知识最少超越当前时代四百年!
没错,写下这本书的根本不是什么深山智者,而是朱桢本尊,他是依照清末、近现代的农业知识进行撰写,这些知识内容不会太超前又刚刚好贴近当前明朝初期的生产力。
现在回想起来朱桢也是暗叹自己聪明了,在抄家私吞银钱时他就想着很有可能被人告发,所以这才提前准备了一本《农学宝典》以作不时之需。
当然了,若是有人追问那写下《农学宝典》的智者高人们?朱桢大可直接说他们归隐山林不见俗人,反正只要证明这本书籍远远超过三千两黄金就能证明朱桢是没有私吞之嫌了。
此时众大臣们都惊骇于《农学宝典》的精妙,朱桢却提着声音打断了众人。
“诸位,户部没有记下的银钱是被用作此本鸿篇巨著中,可万万不是本王所贪了去啊!”朱桢一边说话一边啜泣,“本王也真是命苦,怎么就会被人误会了……想当初本王前去深山拜访智者时可受了不少苦啊!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劳心劳力,结果却遭得他人如此诽谤!”
当然了,朱桢这哭诉是假哭的,为得不就是博人同情吗?关键是他这一哭出来非常好用,毕竟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这一哭可扣动了不少人的心弦了。
欧阳七七这小子也是聪明,看见朱桢哭得梨花带雨的,他上前进行请求:“陛下,楚王为国为民兢兢业业,一心不敢倦怠,此等人杰不应受到诬蔑,还请陛下圣明,明察秋毫啊!”
在欧阳七七的引领下,徐达、朱标、朱橚、工部尚书等人一一一同请求了,一下子朝堂中超过八成的人都为朱桢声援撑腰。
当然了,朱桢倒不会觉得这些人是在帮助自己,有不少人可都是见风使舵想要讨好朱桢的,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局势是发生扭转了,没有人再敢质疑朱桢有违法之嫌。
反倒是户部尚书李建超跳了出来,质疑道:“楚王殿下,就算这本《农学宝典》价值超过三千两黄金,但又如何证明你把钱都用在这上面呢?”
“哎哟喂,看起来户部尚书很针对我啊?弹劾我之人莫非有你一份?”
“我……下官只是实事求是,明辨是非!还请楚王不要回避问题!”
“好好好,那我就回答你的问题……诸如各位大人所说这书籍价值远在万两黄金之上,仅仅三千两黄金能请得高人智者已是幸事,莫非这书还能是我自己写下然后自己独吞三千两黄金不成吗?”
“是不是强词夺理,可不是由你说了算,而是由圣上说了算。”朱桢微微一笑,这就冲着朱元璋一作揖。
形势反转,不管如何这本《农学宝典》远超于万两黄金,即便朱桢真吞了三千两黄金也无人在意。
像朱元璋这种懂得分寸得失之人更不会揪着朱桢这些小细节不放了,当下他手一摆道:“诸位爱卿,桢儿勤勤勉勉一心为民,当为皇族表率,看来这是一桩误会啊。”
朱元璋此言一出,几乎是盖棺定论宣布朱桢无罪。
众多文武大臣都是墙头草,见得陛下都这么说了,立刻附和:“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