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为家里主君纳妾的事情,都是大娘子亲手操持才是,如今秉哥儿在外已经足够操劳了,自然无暇管顾此等小事。”
说着又转换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叹道:“如今我们杨家在这汴京也是显贵之家,即使是哥儿不想去纳妾,可是大娘子哪里能够堵住外人的悠悠之口呢?”
这兜兜转转说的都是纳妾一事,而按理说面对这样咄咄逼人的姿态赵盼儿也是没有了后退的余地,到时候妇人再牵出一个由头,引出那身家清白的女儿。
可是赵盼儿,又岂会如此就被说服,而是起身向着老夫人道:“新妇不知劝自己官人纳妾,这是我的过失还请老夫人责罚!”
她这突然认错,倒是想要在一旁想要等结果的赵氏整的不知所措,虽然有些措手不及可是却是笑着道:“这等小事情哪里会责罚,家中长辈也是劝告的话,若是觉得对了放在心里便是,觉得不对你们夫妇二人商量商量便是!”
此刻的她在其中打着圆场,虽然他身为府里的老夫人训斥几句新妇也是理所应当的,可她也知道两人感情甚笃,而且身边乖巧的孙儿也要顾及几分,自然还要维持和煦的表面。
......
如今在宫中皇太后刘娥缠绵于病榻,如今所有的政事臣子上奏的折子都已经是官家亲览,赵祯这些年里都是并不是耽于享乐,从未一日与政事脱离。
所以处理政事并不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这些年里积累了丰厚的处理政事才能,虽然刘娥不闻政事,朝堂之上依旧政令通达。
“官家,好消息啊!杨相公已经距离汴京不足百里了,如今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回京了!”
此刻正在阅览奏章的赵祯,一向沉稳从容的他脸上也是罕见的露出了喜色,这些时日里西北的捷报也传到了汴京城中,西北党项一族陷入了内乱并且解了甘州回鹘之乱。
有大臣谏言让杨秉留守西北之地,可赵祯又不是没有任何政治头脑的君主,自然知道这是朝堂之上的无形的争斗,明升暗降之举罢了!
要知道当初的王德用可是从枢密院的枢密使也被朝中的那些文臣排挤到了西北之地,可杨秉却是与王德同这样的武人不同。
虽然亲近武人,可是却是真正的清流大臣实打实的士大夫,想要攻讦打压朝中自然不会没有依靠,要知道杨秉虽然得罪不少,可同样也是不少志同道合之辈。
所以赵祯明面上表达了顾及:“杨卿虽立大功,然权势不可过重,祖宗之法不可违背,调杨卿回京在行封赏!”
可是这番话在那些朝中老狐狸听来自然知道这位官家乃是实在的偏袒,虽然是顾虑之词可却是明明白白的为杨秉所考虑的。
一个文臣怎么会因为藩部关系妥当会权势过盛呢?难道当大宋的分权的系统还不够完善吗?明明就是想要调回京假借托词而已。
可那些大臣却不能因为此事而据理力争,因为官家此举并未违背祖宗家法,又没有违背儒家的纲常伦理。
大臣和君主的关系在大宋并不是一味的主仆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与庶民共治天下这就说明了许多。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如今真正的朝局形势,双方都有其最低的政治形态,就像身为宰辅不会轻易下跪,而官家也不会随意的就下罪己诏一样。
虽然如今的赵祯即将有亲政的架势,可是即使掌握了军政大权,想要随心所欲的下达政令却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对于杨秉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师生情谊,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老师是与他政见相同,只有杨秉在大臣一方成为了领头羊,那么他们师生二人君臣二人就能够实现彼此的心中抱负。
赵祯在朝中并没有亲信,若是杨秉还被留在了西北身边又有何人能够信任呢?
听到宫人带来的消息,他激动从椅子上起身来回踱步道:“杨卿立此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