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为非作歹,但是在府中他们依旧有些一种倨傲姿态。
对杨秉的待遇颇为礼遇,可是对于其他士子就没有好脸色了。
有些忿忿不平的人,低声喃喃道:“急着攀附柯相公,若是这靠山倒了看看还有何依仗?”
他自然也是听见过朝中传出的风闻,他更多的是嫉妒,否则自己也不过想要在这门前赌一份机会。
他们之中有人是进士选人,还有些好上一些的乃是进士升朝官。
选朝官可以与京官调换,是有晋升的机会存在的。
可进士选人想要晋升成京官却是千难万难的,若是朝中没有背景就只能在地方堪磨。
若是无人想起你,没人在朝中保举你那只能在地方蹉跎一辈子,到老都无机会再次回到东京。
这谁人不想留在这繁华的汴京城,去往那苦寒之地任官,能够达到了他们的这种地步就已经是天之骄子,可若是还想往上爬就需得钻营。
柯随也想参加科举,虽然他更想做一个收复失地的将军,可是宋朝是有重文抑武的国策在,武人根本没有任何出路,武人是没有机会单独领军出征的。
所以他选择听从父亲的建议,读书参加科举然后入朝为官。
想要大展宏图你就必须得是文官,柯随的基础还不错,比起当初在钱塘时的他胜过了许多。
加之杨秉博闻强识,凭借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度读了不少书,在钱塘时家中藏书并不少,杨家乃是书香门第家中数代珍藏。
还有在周府时,也可以随意出入书库读了比有些人一辈子读的书还要多。
所以在教导起柯随的时候也是文章出处以及典故都是信手拈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柯随的进境进步神速。
柯政已经下朝回到了家中,褪去了紫袍在家中一身燕服,少了些初时所见的咄咄逼人多了些长辈的慈爱和善。
“来人,上茶”
见到杨秉他十分开心,不仅仅面前这个年轻人的文章还有为人以及秉性都很欣赏。
当初官家想要黜落周祯的文章,并且有永不录用的想法,若不是他在一旁的规劝就没有后来赵恒亲下口谕了。
他听闻杨秉能够不惧权势,毅然决心亲自为朋友相送,这种风骨便是如今这些年轻人所欠缺的。
杨秉道谢后便落座了,不多时府中的女使就端着茶水来到了这里。
柯政笑着说道:“文瑜,老夫的家中茶水可不比你府中女使的茶艺!”
杨秉没有想到此事都传到了柯相公的耳中,他明白这也只是一句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