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因为这两首诗,流传后世,确实让人艳羡。
可你们俩就不想想,佳句难得,多少读书人一生,也就寥寥几首好诗,能载入史册的,更是没有。
此人年纪轻轻,能作出两首,已是神来之笔,闻之欣然,还指望再来一首,不,两首,好叫你二人一起名垂千古?
过于在意名利,久而久之,你们心中的的浩然正气,如何存续?”
一顿奚落。
李慕白和张慎顿时有些尴尬起来。
两人心底知晓,陈泰说得有理。
流传千古的佳句,哪是随随便便就能作出的。
指望一个晚辈后生,连出好诗,让他们青史留名,确实有些过于妄想。
“幼平所言极是。”
两人作揖,沉声道:“读书人三不朽,纵使要名垂青史,也该堂堂正正的走大道,而非捷径,是我二人偏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陈泰微微颔首。
片刻后,书童领着朱重八和青鸟而来。
朱重八作揖:“学生见过两位老师。”
李慕白和张慎对视一眼,对朱重八的到来,既意外,又欣喜。
“坐吧!”张慎道。
“九幽,你来学院,是因为有佳句,要给为师鉴赏?”李慕白试探道。
朱重八点点头,道:“既有约,本该前来。
只是,今日除了请两位老师鉴赏诗歌之外,学生还有一事请教。”
“但说无妨。”
朱重八说出自己想要武道与儒道兼修之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听他说完,三人都沉默了。
修炼,该从小开始,根基扎实,方能稳固修行。
而且,一道修炼,便难如登天,两道兼修,天下少有。
每一个,皆是天纵奇才。
可三人仔细看了看朱重八,似乎并无天纵之资。
朱重八的意思是,需要借助两位老师的浩然正气一用。
颇有“借道”之意。
此外,朱重八还说了一下,户部周侍郎与许府的恩怨,希望两位老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出手相帮。
两位大儒对视一眼。
朱重八自信满满,看来,自己两人今日,可得偿所愿了。
如果不是有备而来,相信他也不会提如此过份的要求刘。
借道,若非是自己最为亲近的晚辈,或者关门弟子,一般人哪能有此待遇。
这时,另外一位大儒开口道:
“听说你颇有诗才,不如这样,如果,你能现场作出一首,让我们三人都满意的诗。
老夫也可将浩然之气借你一份,如何?”
朱重八点头道:“多谢先生。青鸟,研墨。”
“学生已然得知,三位前辈都在为春闱之事着急,故而,这第一首,便以此为提。”
朱重八手下疾笔如飞,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朱重八写完,却没有放下笔。
继续奋笔疾书,又写下其余题材,共计十首诗。
作罢,收笔而立,凝视着宣纸,字迹清俊。
朱重八此时回味,自己方才似乎……似乎进入了一种忘我状态。
待他回过神来,却只见三位大儒,双眼灿灿生辉,脸色略显激动。
屋内短暂寂静。
三位大儒疾步走到岸边,沉默的盯着宣纸。
无声的盯着。
“这十首都是我的,谁跟我抢,老夫跟他拼命。
我也做一回,十诗一名!”
李慕白率先开口道。
陈泰当即开口打断道:“老匹夫,休要独吞,见者有份,为了公平起见,我四首,你们二人各三首,不服来战!”
此话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