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之范进种田> 第二十九章奉旨剿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奉旨剿贼(2 / 3)

列,立即如沐春风的道:

“温爱卿,讲!”

“圣上明鉴,‘常青军’肆虐苏、皖、浙,风头正劲,如今之害,更强于闯贼。其势力遍布应天府四围,其意之险恶、所图之地,均撼动着江山社稷,臣下之意,不如命人剿之,以除此大患!”

一听这个,崇祯帝差点儿没哭出来,要是有人可用,岂能忍着义军到今日,见温体仁还有话要

说,便道:

“温爱卿,直言便可”

“谢圣上!依着如今南京六部商议之策,可用那解了扬州之急的勇将,破应天府之危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王新光又谏言,贼虽势大,但以松江府为终点,镇江府为节点,破了松江,再连同扬州,互为犄角之势,则贼之首尾难顾也,是可以出奇兵,斩松江之敌,则长江得存,应天得存矣。”

“哦?你说的,可是那莱州范进?”

“正是,臣下要再次举荐此人,破此危机!”

“不是已经派莱州兵,驰援松江府了吗?”

“圣上,那范进几番扬州城下浴血恶战,又是客军,所带粮秣、银饷皆不足以支撑松江之战了……”

特么的,这个老狐狸!不止崇祯如此想,朝中一干人等无不在心头暗骂。但是此时只有范进能够有余力杀贼,说别的根本就没用啊。

崇祯心道,说了半天,原来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最后一番的讨价还价,拨了三万两的“剿贼专饷”给范进,又调拨京营的火药三百斤、弗朗机六磅炮三十门,这才算完。

其实范进所想的是,不要白不要啊,当然要趁现在勒大脖子啊。

常青军毫不意外的“干净利落”的拿下了松江府,让所有人都再次的见证了其强横的战力。历史上在清军到达扬州地区时,曾经发起了激烈的抵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为了不被奴役,扬州城举城拼死抵抗,让城外的清军是损失惨重,这也导致了最后城破时,清军对扬州城的****。

这充分说明了虽是烟花繁荣之地,但扬州从来不缺乏血性。常青军当初之所以能够得手,一方面是由于其战斗力的确凶悍,让扬州守军根本无暇集结。另一方面,常青军袭乘张献忠,最厉害的武器反而不是枪杆子,而是金元!几千几百两的银子砸下去,终归是能听到声响的。常青军便把这优势发挥到了最大,随后迅速的占领了扬州。

虽然被范进赶走,但沿途对于常青军“凶猛顽强”的名声,可是传了个遍。包括长江流域的入海的最终点……松江。

常青军神出鬼没般的从扬州、镇江撤离后,三日内便啸聚松江府,大军二十余万踏上了上海

县,一时间上海县令、县衙等等闻风而逃,发出告急文书后,竟然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跑了个干净。随后根本没在西安的“西安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松江府。宣告了又一个属于常青军“基业常青”的据点。

又是十日,到了崇祯八年的八月份,“兵疲粮尽”的范进才姗姗来迟,推着朝廷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粮饷,慢悠悠的到达了松江。

其实这也是范进此次出行的最后一站,至于朝廷所说的“命莱州兵肃清长江流域义军”的命令,范进直接当了空气。现在范进最着急的,就是赶紧回到青岛主持大局,流民的数量几乎到了青岛和莒州等地所能容下的极限,而即将开始的金融体系建立除了自己根本没人懂,再加上此次出来大半年,所积累的财富、物资,都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不回去“再分配”一下,把资源、财富换成硬当当的实力,怎能对得起这么长时间的折腾?

范进人还没到松江府,松江府正六品的同知官衔任命已到,让范进慨叹“朝中有人”的高效起来。范进打算任命义子范有为松江同知,随后让老奸巨猾的付坤宏南下,在松江府坐镇,这样松江就算是落入了自己的手心。别看同知的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