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旺、贾飞和万里英都已经积功升迁为了团长,各自带领着两千左右的士兵。这已经比刚起事时的范进带的兵还多。所以从北地回来之后,这三个“元老级”的军官各个心里乐开了花,终日里混在新兵营,和那些自己一手提起来的基层军官们玩儿命的训练起那些新兵蛋子。
而那些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们,更是将范进常说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奉为不二真
经,不仅仅自己玩儿命练,连带着用打骂、羞辱、激励、带动等等各种方法,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些新兵兄弟和自己一样,都具有在战阵之上远可发射鸟铳,中距可拉弦放弩,近可抽刀舞盾。
那些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不得不截肢的兵丁,纷纷拒绝回到“行使院”履行那些甲长、里正之类的职务。军人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他们义无反顾的接起了新兵营的教鞭,用另一种方式为长乐军贡献力量。
上次驰援京师回来后,通过流民补充的新兵营,迅速的补充到了原来的长乐三营里面。由于基层军官缺失,三个**主官不得不将原有的战士提拔,连最基本的一兵,此时也基本是排、队长了。
至于这次远征吉州,范进打算当个幕后英雄,充分的锻炼手下的“长乐三英”,让他们逐渐的成长为长乐军独当一面的人才。少年军官团在驰援京师的战役当中表现出色,范进此时再无犹疑,大手一挥,直接分派到各支队伍中去。这些将来的长乐军中流砥柱们,只有战场的砥砺,才能显露他们的锋芒。
而且经过范进牺牲这件事,范进明白了若论对范进的衷心,这些少年真的可以称得上铁杆的拥护者,他们将比任何人都对自己狂热,甚至到了盲从迷信的地步,至于这对自己、对长乐军是福是祸,只能让时间来检验了。他对此没有任何经验,更没有相关的记忆,既来之、则安之了吧。
同样为长乐军变为至强强军而努力奋斗的,还有无时不刻不飘在海上的许万洋他们。范进一时没注意,这海军的战船也造到了“渔船廿三”号了,源源不断出产的鲸鱼罐头,就能说明他们近来的努力。只是困扰长乐军海军的是,船员依然不足,海军的成长远远比不上步军的速度。但是海军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范进没办法,只能按部就班的,每船按照最低配额进行船员的分派。
就算是有了船员,这些最基本的改造风帆战舰还是没能满足范进要求的“速度更快、火力更强”的强大海军标准。
只是这船只的建造,在“未来学院”那边出现新的动力成果之前,只能依靠风帆搭
配战舰。范进知道这件事不可操之过急,还得依靠自然的客观规律稳健推进。
通过和付坤宏的交流与学习,范进深得一个“稳”字诀。他不得不考虑到具有人口基数的好处。连年的农民军起义,不仅消耗了大明的国力,就连人口也暴减。范进分走这些流民,不给“八大王”增添实力,也算是变相的支援了大明吧。
不仅用分出的这些流民队伍,范进将建设海岸堡垒的熟练工匠抽出,去建设下甑岛和吉州的两处海岸堡垒。等在吉州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时,定要打上鹿儿岛,在鹿儿岛上继续建海岸堡垒。满打满算,此次的流民,分过去一已达万人之多!
李国栋来信说,前番去岭南找到的新奇作物,在吉州岛上有了新作物,范进还不知道是啥,但是据说在吉州的产量奇高,配合现有的粮食、抢朝鲜人的粮食,还有鱼类、贝类等食物,应付万把人吃到下一季产出不成问题。
上次从北地回来,范进虽然凑够了足够辖地将近两万人的粮食和物资。但是打仗打的就是个综合实力,范进虽然手握五处据点,但都根基不深,而且没有更为广泛的民众支持,此番对吉州出兵,按照原计划是有些仓促。因为粮秣、火药等物资并不齐备,新归附的流民也还没有产生出“忠诚”之心,甚至连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