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的酒水都能够在华夏大行其道。
但是华夏的白酒却是只能孤芳自赏。
这种局面自然也不是郝景所乐意见到的。
不过造成这种困局的原因也很简单,高度数。
最早的白酒其实并不是作为酒水来使用,至少不仅仅是这么一个功能。
高度数的白酒不仅仅是喝下去之后能够御寒,更是拥有消毒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建国的一帮功臣几乎个个都是独爱白酒。
正所谓上行下效,最上面的人都喜欢白酒,按下面的人自然也是跟着来。
一层层的下来,即便是有人不喜欢喝白酒,也只会被劝到喜欢为止。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白酒在华夏快速发展,有了无数种品牌和类型,说是国酒一点都不过分。
但问题是,很多外国人并没有这个需求。
楼上的毛子也需要御寒,不过他们有本土的伏特加。
至于其他国家,大多数人都更喜欢度数低一些的酒水。
比如隔壁的棒子国的真露最高也只有二十度,樱花国的清酒更是在十度上下跳动。
要让他们接受华夏的白酒,简直就是难如登天,也难怪杨陵会想到在文化作品当中夹杂私货来营销了。
这实在是没招了啊!
等等?为什么要让他们接受华夏的白酒呢?
先不说华夏还有白酒和米酒这两大酒类,而且华夏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是开始尝试用葡萄酿酒。
说到红酒,还指不定谁是谁的祖宗呢!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尝试用其他的酒水来倾销海外市场呢?
听到郝景的疑惑,杨陵苦笑了一声。
“这饮料制作哪有这容易,你看那个万里长城干红,别说那些挑剔的欧美人了,许多华夏人都不爱喝。
现在华夏的公司都在尝试制作新的饮品。
但是早年没有什么人去研究其他酒类,发展近乎停滞。
现在就算是想要打造符合他们口味的酒水,那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杨陵越是解释,就越是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出现。
曾经的华夏在交易市场当中不被认可是因为华夏人的地位太低。
但是现在,华夏文化不断在海外显功。
现在的华夏影响力更是极大的提高。
华夏的产品也是不会再被歧视。
一切都是最好的局面,但是就是这么好的条件,却是发现了最麻烦的问题。
产品不符合对方的要求,不愿意喝。
好在郝景沉默许久后,终于是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