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次一半的兵马是从沈阳到铁岭,行军距离也比较短,而这次行动应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所以经过卢飏测算,应该三十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朱翊钧如今财大气粗,这三十万两银子自己一个人便包了,所以这次朝会开的很是顺利,文官们对此没啥意见。
反正是京营和辽东的去打,他们连银子都不用出。
不过也有文官对勋贵再次带京营出征有异议,但是万历皇帝直接回了一嘴:要不然你来?
这便是老帝王的好处所在,对于那些蠢蠢欲动的臣子,他一句话就能把人给噎回去。
这便是威望。
最近万历皇帝频频释放对太子的友好信号,文官们也不敢再惹朱翊钧了,生怕他一个不高兴,再折腾换太子的事。
所以这次朝会很快便结束了,然后卢飏和五军都督府的勋贵们留下,准备商量这次出征的事。
这次出征因为户部没有出银子,勋贵们直接把粮饷装备的采购环节都抢了过来,不过万历皇帝怕他们在其中贪墨自己的银子,直接将采购的事交给了卢飏。
五日的时间,卢飏便将所有物资装备给备齐了,然后便带着这两万兵马一起往辽东进发。
这次出征是以新军为先锋,而且前半段都在大明境内,所以行军速度还是挺快的,八日时间,便走到了山海关,出关后又花了七日,全军抵达沈阳城外。
经过那场大战,如今的这一万五千京营人马算是脱胎换骨了。
而且这些勋贵在卢飏的指点下,对于京营的建设也舍得下血本,起码对于这一万五千人马可是大方的很,朝廷的拨款基本上实打实的到了士兵们的腰包里。
如今这一万五千兵马在大明军队里面也算得上精锐了,不过如今他们有些不香了,因为他们看到新军弟兄们的武器装备一个个都有些算了。
先不说武器,单说新军那全套崭新的军装,都是比照锦衣卫飞鱼服的样式裁剪的,大气简洁,又利于作战,而且上面点缀着大量的色彩斑斓的黄绿色块。
问了新军的战士才知道,这叫作战迷彩,而且士兵们还给他们演示了一下,往草丛里一趴,离个五六米的距离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再说新军士兵背的那个被称为战术背包的包袱,双肩背包的设计,直接可以背在背上,解放了双手,对于火铳手来说,甚至不影响作战。
而且关键的是那玩意里面装的东西可真的多,比如一套被褥,便于野地宿营,还有备用衣服和鞋子,应急口粮,工兵铲、雨布、打火石、指南针、匕首等等。
用新军士兵的话来说,带着这套装备,一个人可以在荒野里生存五天左右没问题。
其次再说防护,盔甲方面,新军和京营的士兵基本一样,都是全套的盔甲,不过看上去新军的盔甲要更新一些,而且穿戴简单,特别是那副板甲,是用一整块铁板冲压而成,看上去就好看,而且防护力也大大增强。
另外新军士兵无一例外都打绑腿,用宽布条从脚踝一直缠到膝盖处,缠得紧紧的,京营的士兵问了,才知道这叫绑腿,是长行军用的,可避免小腿酸痛,京营有的士兵学了,效果还是真的很好,于是京营的士兵便也开始打绑腿。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武器装备了,京营的装备在明军里面算是好的了,全套的盔甲,武器也是最好的,有火铳、火炮、虎蹲炮,还有弓箭和长矛,每人还配了一把腰刀。
这基本上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武器装备了,而且质量也都说的过去,这是给勋贵们谋取军功和政治地位的军队,勋贵们可不敢马虎。
不过对比新军可就差些事了,先说这火铳,一个是火绳枪,一个燧发枪,一个是纸壳弹,一个是散装单,一个一分钟能打五发,一个是两发,而且新军的这个火铳前面还带着三棱刺刀,直接可以当做冷兵器用。
再说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