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大明之风起青苹> 第一百四十章 考较八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章 考较八股(1 / 3)

在明朝,开办私塾的一般都是秀才,因为对于举人来说,选择的职业就比较多了,既可以选择出仕做官,实现治世的抱负。

当然若是举人老爷没啥人生抱负,也可以选择在家混吃等死,毕竟在大明举人是免税免役的,光收取投献就能富得流油。

所以除了特别喜欢钻研学问,又想要教书育人的之外,比如之前在山阴稽山讲学的刘宗周,大明朝的教育事业一般都是秀才担当。

但是秀才因为自身水平有限,所以教到学生考中秀才之后,便也没法再教了,毕竟若是这秀才老师真有本事,便自己去考举人了。

所以大明朝的学子中了秀才之后,一般会选择外出求学,去有举人或者进士功名的大儒坐下学习,那种大儒门下,弟子都是成百的,于是大明朝便有了书院这一机构。

而像云仁忠这般,因为家中出过进士举人,所以得天独厚,于是云仁忠这样的学识,在延庆这地方便算得上佼佼者了,这也是云家世代官宦的积累所在。

但是云仁忠的这个破题若是放到乡试的考场上那便是泯然众人矣了,因为这题目虽说是八股文,但其实是问政的,所问的政策便是如何在不伤民的情况下增加朝廷财政收入。

而像云仁忠答的这个轻徭薄赋,虽然话很好听,但是等于没说,而且在乡试考场上的秀才公,又有哪个不晓得这轻徭薄赋,至于庙堂上用实际行政经验的诸公对此肯定也是嗤之以鼻的。

所以若是在乡试考场上,这肯定是落卷无疑了,而且云仁忠的这个答案也只对云舒老爹这样没有实际从政经验,只读了不少圣人之言的四书五经的酸儒又用,像云舒的祖父,这便是不灵了。

卢飏细细瞄了一眼云舒的祖父,只见老头两眼微眯,脸上也没什么波澜的表情,不过这也能说明问题了。

云仁忠说完之后,卢飏便也起身道:“小侄不才,这里献丑了。”

卢飏微微躬身,接着便朗声道:“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所谓赋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

卢飏话音刚落,便见云舒的祖父猛然睁开了微眯的双眼。

跟云舒的老爹不一样,云舒的祖父是做过官的,而且既做过地方官也做过京官,对于这大明的财税弊端自然深有体会,所以他也知晓若是在科场上,这题目便是问财税制度的。

而且他也知道,就云仁忠答的那个,若是送到万历皇帝面前,肯定会被叫来臭骂一顿的。

所以老头刚才没有表态,其实是已经表态了。

不过此时听到卢飏的破题,顿时眼前一亮,直接就点出了赋字,说明答者是知道问者是要问什么的,而且再看民富则君自富,答者似乎也给出了朝廷充盈国库的渠道,这如何不让考官想要一探究竟。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最后那一句话,赋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这观点甚为新奇,以往士人对于国家财税的观点都是采用朱熹的“取之于民,用之于节。”

这“用之于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云舒的老爹即使做官多年,一时也对卢飏的破题吸引,卢飏的话音刚落,老头就开口道。

“贤侄,这民富则君富做何解啊,还有这‘赋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又是什么意思?”

老头一连两个问题,这也恰恰说明老头是对卢飏的观点感兴趣的,这边正中卢飏下怀。

对于朝政之事,卢飏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且往往语出惊人却有切合实际,这点连大儒刘宗周都佩服,常对人言,他有一弟子,虽然没有做过官,但却比他这做官的更知晓如何施政。

“太公,这两句话其实应该联系起来解释,朝廷赋税收自民众,然后再用在民众身上,这其中的过程,便是朝廷赋税制度的作用所在,用好了,自然是国富民也富,用不好,则是国穷民也穷。”

卢飏随后便将现代财税制度的一些职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