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两人顿时惊喜不已:“你也是今年的大学生?你被哪所大学录取了?”
“沪市大学。”
(剧情需要,纯属虚构,不要对号入座。)
“天,我也是!”女生惊呆了。
唐晚吟也惊喜不已:“你也是沪市大学的?”
女生兴奋点头:“是啊,我是外语系的。”
唐晚吟更加惊讶了:“我也是啊!”
这么巧!
旁边的男生也高兴极了:“太好了,太好了!我还说怕婉玲一个人在沪市上大学无依无靠呢,没想到这就遇到了一个校友,还是同系的!”
唐晚吟更惊讶了,问女生:“你叫婉玲?”
女生点点头:“是啊,我叫陈婉玲。”
“我叫唐晚吟啊!”
一个婉玲,一个晚吟,这可真是太巧合了。
四人顿时有种缘分天注定的感觉,互相通报了姓名。
女生陈婉玲,男生贾学磊。
两人都是在河港市下面另外一个乡镇的生产队上的,今年双双考上大学。
陈婉玲跟唐晚吟一样,沪市大学。
贾学磊的学校不在沪市,是隔壁省份的江盛大学。
不过距离上来算也不算太远,四五个小时。
跟唐晚吟回河港市的路程差不多。
四人一见如故,车上的四个小时都不够用,一直在说话。
这样的缘分,没得说,下了火车肯定是一起走的。
四人扛着大包小包上了公共汽车,车上的人有些翻白眼:“又是些乡下人进城,回回都是带一大堆破烂,挤死个人了!”
搞得陈婉玲跟贾学磊都尴尬不已。
因为唐晚吟跟孟宇祁根本没带多少东西,还帮他们俩拿的东西。
两个人的东西分给四个人拿都被人嫌弃太多,可想而知本来带的有多少了。
唐晚吟安慰他们:“没事,一会儿就下车了。”
出门在外,这点儿小事都不算委屈了。
陈婉玲红着脸点点头。
沪市大学的地理位置不错,四人下了公共汽车就看到了路边接人的牌子了。
几个穿着白衬衫,套着毛背心或者皮夹克的人见到他们,热情地问:“你们是来报道的吗?”
四人连忙点头:“是,我们/她们俩是。”
那几个人连忙跑过来,笑着道:“原来是新生,欢迎欢迎。”
大家一番介绍,唐晚吟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里头有些是工农兵大学生,有些则是现在学校返聘的教授的弟子,四舍五入,也就是她们的师兄师姐了。
师兄师姐们有几辆类似黄包车的三轮车,专门用来装行李的。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行李放上车,然后带着他们往小院里去了。
等知道唐晚吟跟陈婉玲都是外语系的时候,师兄师姐都笑了:“那可太好了,只用跑一趟了。”
大学校院是真的大。
学校里的气氛和风貌也很不一样。
坪山乡比盘溪村富裕。
陶营又比坪山乡富裕。
河港市又比陶营富裕。
但无论是陶营还是河港市,都没法跟沪市比。
这里的人穿着打扮,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大城市”的气息。
陈婉玲跟贾学磊有些局促。
唐晚吟跟孟宇祁倒是适应良好,他们还挺喜欢这种氛围的。
大家热情但有分寸。
不像在老家,热情是热情,但分寸就别想了。
那一个个的,恨不得晚上都歇在你家炕上,磕着瓜子对你小两口指手画脚说两句。
第340章 报道
大约是因为才恢复高考,录取的第一届大学生,学校里还是有些准备不充分,光是入学手续就办了好长时间。
现在倒是不用交学费,但是得转粮油关系。
唐晚吟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