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黑彩。 黑彩是甘省彩陶中,最常见的色彩。 据对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火烧沟文化、辛店文化采样标本分析,结果表明显色元素是铁和锰,显色物相为四氧化三铁。 其矿物以磁铁矿,与黑锰矿为主。 马家窑文化中的黑彩中,首次发现了锌铁尖晶石。 这几种矿物均属尖晶石系矿物,其中,锌铁尖晶石、黑锰矿烧成以后颜色较黑,磁铁矿则偏蓝。 而这正是马家窑文化黑彩漆黑发亮的原因。 甘省博物馆和临夏州博物馆,曾做过一些实验。 如果用纯锰矿颜料绘制彩陶,在高温下锰元素全部分解; 若使用含锰赤铁矿,在稀释较淡的情况下,彩陶烧成后只显红色; 较浓的情况下,则显黑褐色。 这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史前陶工已认识到含锰赤铁矿。 即赤铁矿与磁铁矿的混合矿物颜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呈色性能。 并且熟练掌握了浓淡的变化规律,使其满足于绘彩的需要。 彩陶当中,除了那几种常见的,使用数量再多的就是棕色。 在半山、马厂类型的部分彩陶中,出现了既不红也不黑的棕色纹饰。 棕彩与黑彩的化学成分相同,但锰的含量低于黑彩,铁的含量高于黑彩,可能是在颜料中搀和了红黏土。 现代通过实验分析认为,此时已使用了黑、红两种颜料的复合颜料。 通过配色后,色调发生了变化,彩陶的色彩层次因此也更为丰富。 接下来是白色,仰韶中期开始,出现了个别白彩。 至马家窑类型时,白彩增多。 大地湾三期出土的白彩,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色物为较纯的石英粉末。 马家窑类型的白彩,其主要成分为石膏或方解石。 采集到矿物颜料后,要经过加工方能使用。 首先,将颜料矿物砸碎,然后需研成细粉末,越细的颜料附着力越好。 将研成的细末加水调和成颜料浆,或调成混合颜料。 在甘省出土文物中,因彩陶发达,颜料及其加工工具常有出土。 大地湾的先民们惯于使用石斧,用它将颜料矿物砸碎。 因此,出土的石斧上常沾有颜料。 出土的上百件研磨石、研磨盘,无疑是研磨颜料的成套工具。 研磨石有圆形、圆锥形、椭圆柱形,均有一个光滑的研磨面; 研磨盘形状多样,但都有一凹陷的磨坑。 有的研磨盘非常精致,磨面青黑光亮,呈一规整的圆形。 在兰市白道沟坪遗址窑场,出土的两件工具,一件为石质研磨盘,一件是高边分格的陶盘。 陶盘内留有鲜艳的紫红颜色,当为调色盘。 颜料调好后,最后的工序就是绘彩。 绘彩时究竟使用何种工具,因无实物出土,难以定论。 但根据对甘省彩陶的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彩陶花纹,在不经意间留有尖细的笔锋。 这样就可以推测,是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所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