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里面的门道清楚得很。
对此冷笑道:‘没有翰林帮你起草,你连诏书都不会写吗?你这个太上皇当的太差劲了吧?’
赵佶唯唯诺诺,不敢多说,又重新写了一份。
圣旨洋洋洒洒,述说定王赵桓担任皇帝之后,上不过安国,下不能抚民,还出城请降,实在是有损大宋威仪,兼之又被金人带走,实在不配做大宋官家,而康王赵构年少睿智,博学多才,礼贤下士,深孚众望,当为新君。
按理说,废立皇帝这么重要的事,怎么着也得分开写圣旨,一则废,一则立。
但陈昭直接让赵佶写在一份圣旨上,也算一步到位了。
待重新写好上,签名画押,盖上玉玺,这封废赵桓、立赵构的旨意就这么成了。
不管朝野如何看待这封圣旨,有陈昭这等占据中枢的强人背书,又有赵佶的签名画押,和玉玺加盖,这份圣旨便带有无上的合法性。
大宋今后的官家就不是赵桓,而是赵构了,至于年号还有登基大典的事情再慢慢商量,陈昭随即让人盯好赵佶,就带人出去宣布旨意去了。
数日后,举行了极其简略的登基大典,赵构比历史中提前登上了皇位,而且地点也不是南京应天府,而是东京汴梁;就此,赵构取代赵桓,成为大宋新的皇帝陛下。
赵构登基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感谢陈昭此番力挽天倾的大功,在旨意中将陈昭和祝家庄势力大大表扬了一番,并且册封陈昭为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平章军国事、殿前都点检,总理中外军国重事,将朝廷文武大权尽数握在手中。
此外又赐假黄钺、加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总之,古往今来的篡位权臣的待遇,通通给安排上了。
伊尹、霍光、诸葛亮见了会摇头叹息。
王莽、曹操、司马懿见了,肯定有知己之感。
至于董卓、尔朱荣、恒温见了有没有什么感叹,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一条可以肯定,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肯定压不住棺材板了。
陈昭麾下群雄各有封赏,牢牢掌控了朝堂内外的关键职位,武松、林冲、鲁智深掌握了枢密院,许贯忠率领在耽罗岛培养的官吏占据了叁星六部。
而祝赵进、祝袁州、祝萧炎则掌握了殿前诸班值,组建直属皇帝的近卫军。
而乔郓哥、乐和、燕青等人负责掌控皇城司等情报系统。
再加上不断从耽罗岛、阳谷调来的人马。
陈昭已经把汴梁变成祝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