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雪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
远望可见山上有几条瀑布落下,安第斯山秃鹫翱翔在6000多米高空不断的盘旋……山坡上漫山遍野四处尽是各色不知名的野花。
准备离开的前一天,我漫步在依山傍海的埃得尔小镇,稍显冷清的教堂花园里面尽是迷人的薰衣草。
这时,我的视线被路边的一个店名吸引了过去,“桃花源”三个中文字赫然醒目。
见有人进来,坐在桌旁的一位长相类似我们的男子抬眼一愣,随后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
交谈了几句之后,知道了他就是此店的老板,祖辈也是从我们那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的。
随后我向里走去,里侧三面书架尽是各类书籍,我随意翻看着……
此时我却在回想着此人那莫名的眼神。我不禁又用余光留意了一下,只见他继续端坐在那,捏于两指间的咖啡杯却微悬于空中,好似他正欲抬杯却突遇难题令他苦于思索一般……
书架上有不少中文的文献古籍。我也看到,关于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关联的书籍却也不少。
我心里猜测,眼前这位约有三十多岁的男子在心里应会有着极深的桃花源情结……
我缓缓的走向另一侧,只见墙面一米高处有一木台,上有一小香炉。微香袅袅间,正中挂有一幅峨冠博带、神色肃穆的古人画像。
我上下仔细端详一会,转头向他随口问道:“不知画像中这位古人是谁呢?特别是这眼睛画得有如传神之妙!”
我见他远远地回过头来“哦”一声,“那是我们家族的先祖画像!”
听他此言,我并未多问。
过了一会,我转身缓步朝店门走去,从他身侧经过时,一眼瞟见他身旁的墙面上正是陶渊明所作那篇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
此人有极深的桃花源情结,我不觉间善意的随口一句,“陶渊明随意而写的一篇祭文可以说古今仅此一篇!”
正欲走出门外,只听到身后轻轻传来一声,
“请你等一下!”
我转身后,看到他站了起来,那稍显疲倦的眼中却又闪过了一丝光亮,用手礼貌地伸向座椅 ,“赏光!能请你喝杯咖啡吗?”
我见他眼中那份殷切之情,坐了下来。
他给我泡好咖啡后,说道:“不知你刚才为何说它是一篇祭文呢?”
我笑了一笑说道:“我们从小读此篇课文,没多大感悟。只知道它是一篇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的名作!”
“如果当时我说它是一篇祭文,一颗粉笔头必定会朝我飞来……”
他听到这时,点点头不觉一笑。
“当然,这是我在读了大学后,才有了这种想法。”
我补充了这句后,他问道,“你在大学是学什么呢?”
“医学,”我说话时在仔细观察他那郁沉中带有专注的眼神,“我要从人的心理来分析复杂问题,剖析后再简单化。”
“那么你从哪里分析他应该是一篇祭文呢?”
问完之后,他在专注的等待着。
“分析问题得全面来看,陶渊明另外还有一篇名作是它临终前的那篇《自祭文》”
我望着墙上这篇名作继续说道:
“这位田园诗人善于以情景抒怀。前面那个桃花源的故事我估计仅仅是作为怀念他的远房亲戚刘子骥而作的前引,目的是在烘托中引出最后一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时,我见他神色中流露出诧异的表情。稍后,我又将视线移到墙上,“逆水而上进入山中捕鱼不合常理。进入洞口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往来种作……见渔人乃大惊等等。”
刚出洞口就见到那群人,难道他们数百年来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