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武平三年一月末,王琳破随州,率军北上,与周军战于襄阳南郊山麓,斩首数百级,俘获千人。王琳所部分为三路,攻打襄阳,形成合围之势,城破就在旦夕。此次作战,贺若弼,从王琳麾下诸多战将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独领一军的机会。贺若弼得此机会,不由得抖搂精神,对如何攻关作战,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俘虏的周军士兵中有一些原来是驻守襄阳的,从他们口中对襄阳的地形山势、兵力配备、军械弓弩,统军将领,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统计和了解。尽管如此,贺若弼还是知道,这一战比不得打随州,等到两边打出了真火之后,趁对手疲惫、思维僵化之时来个出其不意,直接火药卯上就完了。一场恶仗是避免不了的。襄阳北靠沔水,四面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襄阳以北的通路已经被扫平,可贺若弼主攻的哪一个方向上,在其外围,还有许多堡寨。以老将陆通为首的营寨,与襄阳相互呼应,使得这座雄关极难克服。在其外围堡寨中,最重要的一座是烽燧堡,在襄阳左侧,山势是两个挨得极近的山岭,中间有一道极窄的山梁,两座山岭上都筑有堡寨。群山群寨之间,隐隐以这座烽燧堡枢纽。陆通的营地选得巧妙,地势极高,寨墙高筑,壕沟深险。若是仰攻城池,同时处在周边各处关隘的箭雨袭射之下,就算能攻下这座有着万余守军的关隘,付出的伤亡至少也要比周军翻上几倍。而其左翼这道横在山岭之上的军寨,是唯一一处地势不高于陆通所部营寨的险要之处,如果夺取了它,就可以居高临下,从高处对陆通所部进行压制。因此贺若弼精心安排,先剪除襄阳外围较小的堡塞,逐步向襄阳推进,然后把所有的重型攻城器械在陆通寨营下一字排开,不分昼夜围攻周军,扒寨栏、挖地道、云梯巢车强攻……同时另遣部分兵马分驻外围,防范可能会从襄阳赶来支援陆通的援军,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襄阳的姿态,而实际上也在窥伺着襄阳的动静,宇文直若是真的发兵来援,那么正中了贺若弼的下怀。可襄阳的援兵并没有来,宇文直已经被吓破了胆,龟缩在襄阳坚决不肯出战。王琳的一路兵马往西去截击宇文直回拢的小股周军,剩余两路路兵马向西北、正北方向齐头并进,他亲率一部分主力就跟在贺若弼的后面,向襄阳一带进军,沿途休整周军丢下的营寨和物资,大部稳步向前,并不着急进攻,只是防范江陵方向的周军。此时章昭达与陆腾在江陵久战僵持,难分胜负,可值此险境,也难保陆腾不会来一个釜底抽薪,不顾生死调集兵马对王琳后方悍然一击!王琳戎马半生,即便是这样极其微小的可能,也在他的计算之中。三方都是高手过招,他不敢冒这个险,棋盘之上,可不止有黑与白。他在后方,贺若弼的表现尽收他的眼底。虽然到了这一步,周军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可王琳还是亲率主力跟在贺若弼等人之后,为他们压阵。即使自觉已经足够重视贺若弼,可贺若弼的表现仍然令他暗暗吃惊,他既为名将,自然也有其独到的眼光。在他看来,贺若弼的策划和军略虽然稍显稚嫩与生疏,可也远在水准之上了。尤其是这种超人一等的天赋,在一场场的鏖战之中在渐渐变得成熟与狠辣,一条条命令环环相扣,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最终的结果,他几乎都算计了出来,然后在战场之上逐步铺垫布局……战争就是这个样子的,虑少不虑多,多谋多得。每一场仗都全力打赢,逐步积累大势,以势碾压,这才是兵法之正道所在。所谓奇谋奇兵,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成功了的都记载在了史书里。从来都是以强凌弱,那里又有什么以弱胜强?襄阳虽尚未失守,可是在这种形势下,守军只能龟缩不出,已经完全对贺若弼的军队构不成任何威胁了。一连打了几日,贺若弼穷凶极恶的攻势,层出不穷的手段,彻底把陆通的注意力吸引在正面战场。贺若弼疯狗一样的攻击给陆通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