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1323.二期北伐(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23.二期北伐(36)(1 / 2)

明弘光四年、顺永昌五年十月初六日傍晚,5艘一次能运输60名士兵或15匹军马的大型黄河渡船及另外9艘一次能运输20名士兵4匹军马的小型黄河渡船抵达荥水境内的黄河渡口,然后休息一晚后,便第二天清晨正式开始执行将高杰所部全军运过黄河的任务。

不过,根据朱由崧的指令,第一批过河的高杰部15000人将进驻济源方向,以堵塞顺军自新安以东越过黄河的可能,确保顺军不在明清交战的最紧要关头,出现在河北明军补充线后方----朱由崧也认为李自成不会替清廷火中取栗,但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高杰部北上后的两大任务中封锁黄河卫辉段的任务实际要比收复山西更重要。

而在高杰部北上的同一天,顺军北上部队也越过了黄河,进入了山西境内,占领了清军拱手让出的晋西南地区;而此时,驻防晋南、晋西南的清军孟乔芳部则已经经由泽州开入了晋州境内,并且该部前锋已经与博洛残部实现了汇合······

“皇爷,王阁老和张部堂到了。”

“让他们进来吧。”

随着朱由崧的话,不一会,随扈的大学士王应熊及吏部尚书张国维走进了朱由崧设在鱼台县城内的临时行宫。

“两位卿家一路辛苦了。”朱由崧招呼一声。“赐座!”

王应熊佥坐在内侍搬来的椅子上,然后苦笑道:“是臣等拖累了陛下的行程!还请陛下见谅!”

没错,若不是因为王应熊只能坐车,朱由崧一定会驱马赶往济宁的,如此,说不定,今天朱由崧就能进驻济宁城了。

朱由崧笑了笑:“王先生,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前线进展顺利,朕实没有必要着急赶路的,慢一天两天,倒是并无关系。”

说到这,朱由崧话锋一转,转入正题:“不过,朕这边可以缓一缓,但前线官兵的防寒物品却是不能有所拖延的,所以棉衣、干姜、酒水方面,内阁、兵部、户部还要想办法尽可能多的进行筹集。”

王应熊和张国维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齐声应道:“北伐事急,臣等一定竭诚尽力!”

朱由崧让两人坐下,然后言道:“你们办事,朕也是放心的。”

响锣不用重锤,关于进一步筹集军需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朱由崧随后问张国维道:“张卿,山东克复后,朕有意将原登莱水师废止,依照浙江、福建水师前例,分设登州、文登、胶州、日照四营,顺带南直沿海,也将设置海州、南通两营,这件事,兵部具体安排一下吧,”

张国维记了下来,然后应道:“臣领旨,稍后就派人通报南京,让兵部做方案。”

朱由崧看了看王应熊和张国维,有些石破天惊的说道:“除了水师方面,朕有意裁撤内地卫所,所有内地军户当和沿海军户一样,转为民籍,户口、田土皆由所在州县管辖!”

张国维一惊:“那各地卫所武官如何安置?各地治安又如何办理?”

裁撤卫所,各地文官肯定是欢迎的,但武官方面会有很大的不满,所以,张国维必须得到朱由崧的明确指示,不然武官的怒火就会指向兵部,指向他张某人。

朱由崧为了求稳,所以回复道:“各地卫所官员侵吞的军户田土,朕都允其占有了,各地州县当以此重设地籍和黄册,然后据此向各级武官征税。”

朱由崧的意思是,自己已经封了爵位,给了爵金,并承认其等非法占有的军户田土的事实,相关人等就要照章缴纳应该承担的税赋,否则,就别怪朱由崧不客气了。

“裁撤下来的武官一律由兵部安排出任各道守备及守备佐员。”朱由崧随口说道。“亦可以调往边地卫所任职;至于各道治安,各道应按照面积、人口、经济、地形设置守备兵力,大道、要道及财力充沛的各道,守备兵马当在三四千,小道、弱道,守备兵力为一两千人,籍此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