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砍不平> 第一百十八章议定战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十八章议定战略(1 / 2)

等到衰朝收到王法起义的消息已经三个月过去了,久居深宫的皇帝司马斗气的摔碎了好几个价值连城的名贵瓷器,可依然消不了心中的怒火,连忙下旨两江总兵许禹友率大军立刻剿灭叛军,否则严惩不贷,提头来见!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生活骄奢淫逸,后宫佳丽三千人,对待百姓如牛马。百姓只能乖乖听话照做,任劳任怨,在皇帝心里容不得一丝忤逆反抗!

因为整个天下都是属于皇帝一人的,这就是以天下奉一人的思想作怪。

以天下而奉一人,这种始于秦朝的制度可以说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文化。

秦朝,作为华夏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开启了为时两千年的帝制。

所谓帝制,意思是一定要有一个皇帝来决定天下的走向,所有的大臣都服务于皇帝,帮助皇帝管理天下。

许多人对这种秦始皇开启的帝制赞叹连连: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治政策。

这实际上是一种认知错误,我们要回归问题的本质,为什么要统一规制?

当然是因为这样管理国家更加方便。

这其实体现了一种“以天下奉一人”的思想观念。

既然皇帝要管理天下,当然要采用他最熟悉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比如说使用统一的文字、说一样的话、流通相同的货币……

它并没有后世为它蒙上的先见之明、捍卫大一统或是历史先验主义这些伟大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末端去回顾历史的前夜时,我们不应倾注太多当今的情绪折射,在内心底过分地拔高专制君主的思想、品格。

如果你要去评价一个朝代,第一要去看当时的老百姓。以天下奉一人,对当时的百姓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在秦的统治之下,老百姓过得比六国的时候好,还是过得比之前差?

老百姓愿意在秦的统治下活下去,还是更愿意回归到六国时代?

前世有个著名学者说过,秦灭亡后当时没有遗民,可悲的是两千年以后有了遗民!

这两个月以来王法消化收获的成果,在占领的地方整顿吏治,救助难民,丈量土地,鼓励工商业发展,同时又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大军人数变成三十万。

随后王法召集智囊团商讨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是向西进军巴蜀行省这个天府之国,还是向东沿江而下夺取两江行省这个财赋重地。

纵观前世华夏历史上依靠农民起义统一天下进而稳坐龙椅的大人物屈指可数,准确来说只有秦末刘邦和元末朱元璋。

刘邦占据川蜀汉中之地,麾下又有谋臣良将,再加上自己流氓无赖的本性,使得有贵族精神的项羽落入下风,最终自刎乌江。

从此以后华夏历史开始盛行成王败寇的强盗逻辑,以成败论英雄!华夏文明不断衰退,社会道德不断下降。

而朱元璋渡江占领应天府,以此为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然后消灭了陈张两大起义军,进而统一江南,并北伐元朝成功坐稳龙椅。

仔细对比二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刘邦当时已经灭了秦朝,与霸王项羽成为最强大的义军。而朱元璋身处南方,元朝内斗不断无暇顾及南方的起义军。所以朱元璋才有精力去对付其他义军,否则历史可能就会改写。

思虑再三,王法终于有了决定,并向众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沿江东进拿下江宁府,这一决定得到了众人一致同意。

因为巴蜀行省虽然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在古代时期的政权割据寿命并不长久,反而都是短命王朝,一个都没有统一天下,险作为它的优势,也是劣势的根源!

在古代要是想进入川蜀之地,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从甘秦行省进入,是唯一进入的陆路。另一条则是水路,这样攻击是下游攻上游根本没有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