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之后的第一步,便是简化问题。
击败对方的身体简而为之,转换为运动学角度便是使对方的肌肉系统失效,即单位体积的肌肉中乳酸含量超过一定数值,正常人为80毫克,鉴于对方曾经是运动员的身份,方舟将整个目标最终提升成为100毫克。
乳酸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由于运动相对过度,超过了有氧运动的强度,而导致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不能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氧气供应不足而形成无氧代谢,从而导致大量的过度产物乳酸在体内形成堆积。
若要完成这一项任务,需要从数个环节来进行,一是利用运动击球制造对方逆风向的位移,利用空气动力学和人体心肺学的结合,使其达到呼吸节奏紊乱的现象。
跑过一千米的人都知道,顺风跑步时,身体借助风的力气可以更加跑得更快,逆风跑步的时候,身体不仅需要克服强大的风阻,同时呼吸也会变得有些困难,需要及时调整长呼吸和短呼吸的频率。
二是利用运动击球增加对方身体不必要的动作,如抬胳膊,屈膝。要想这一步则略显简单,对球施加旋转,会使球弹地的高度或高或低。
若返回给对方以下旋球,摩擦地面之后,球弹起的高度会比无旋转的球弹地高度要低,如果击球点近的话,对方将不得不屈膝来将球抬高打出。
若返回给对方以上旋球,球体借助弹地的力量以及自身的旋转,弹地高度会很快超过头顶,此时对方将不得不抬胳膊或跳起来接球。
网球王子里也曾出现这一招,龙马被对手多次下旋球攻势导致膝盖出现扭伤。
经过脑海中复杂的计算,方舟得出了一个稳定的网球击球策略模型,那便是以反复上下削球切换结合控制击球点为核心的动态击球模型。
经过前两局的体力消耗,王老师大量的体力消耗也不足以支持他频繁的打出流星般的暴力击球。
变慢的球速使得方舟回击的机会越来越多,王老师也不是个傻子,所幸改变策略,以快慢球结合方式,九浅一深,九慢一快,来给方舟施加压力,此时的局势已经从之前的碾压变成了九一开甚至八二开。
随着第四局两人的击球越来越多,方舟再掌握了对方的运动习惯之后,对模型做出了细微的调整,这也是老建模人的习惯了,每一个成熟的模型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误差分析。
“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动作像是在...”场边吃瓜看戏的女同学和周边人私聊道。
“你也看出来了?就像是在跳舞。”
“不对,我觉得像是在做广播体操,就那种标准的一上一下的动作。”
“你们有没有发现方舟的球越来越刁钻了?”
“是啊,我也有这个感觉,方舟每次都能把球打在老师不太好接球的位置。”
就连周围的同学也能看出第四局对决的局势并没有出现一如前两局的碾压态势,反而有点趋于五五开的意思。
王老师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点,这种被对方当猴子耍的感觉着实令他有些恼火,加大了“流星击”的次数,但体力下降之后的击球力量稍显不足,多数都被方舟稳稳的打回。
第四局在方舟的负隅顽抗之下,依旧由王老师获得了胜利,比分来到1:3,双方进入了最终的决胜局。
但方舟在这一过程中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模型,以击球习惯为核心,引入心理学因素,试图模拟对方会在每回合的第几球发动绝招。
肠胃连同其中尚未消化的早饭化为一个火炉,在短时间内为大脑提供大量的营养,肾脏作为身体重要的调节器,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的冷凝液出现在方舟的头上。
但是在方舟的眼中,站在对面的王老师每一次触球都能精准模拟出三秒之后的路线,对方的球变得越来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