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2 / 3)

年轻女子袅袅婷婷地走了出来。

一个是王氏身旁的二等丫鬟连翘,孟清词素日熟悉的,在一众丫鬟里,连翘的相貌算得上出挑的,自然心气也高,如今看来,连翘对萧珩的心思,细想是有些痕迹可循的。

今日连翘穿着簇新的水红色绉纱褙子,系一条撒花百褶裙,俏丽的脸庞薄施脂粉,显出了几分姿色。此时她低着头,露出一截雪白细腻的脖子,颇让人浮想联翩。

另一个孟清词前世觉得眼生的叫木槿,也是府中的家生子,一张线条柔和的鹅蛋脸,十五六岁的年纪,长得不若连翘出挑,但很有些小家碧玉的楚楚动人。

两人跪在地上,含羞带怯地向孟清词行礼。

王氏也算用了心挑的,毕竟萧珩是她亲儿子。

只是,她不知,萧珩心中,那人如天上朗月,世间其他女子,对他不过是庸脂俗粉,如何能入得了他的眼?

何况,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

王氏话里隐晦的意思,清词不是不懂,但她进京一年,这京中世家的八卦也听了不少。

通房和妾室,虽说有,不是标配。

就比如,吏部刘尚书出身贫苦,考取进士做官后,糟糠之妻不下堂,只一心守着老妻过日子,风评甚佳。

又比如,梁国公府的二夫人,父亲是将军,自小也喜欢舞枪弄棒,是不许夫君纳妾的,听说夫君梳拢了春风阁的红姑娘,大庭广众之下从春风阁将齐二公子捉了回去,自此“河东狮”称号响彻京城。

还有一众公主郡主,夫家谁敢让她们纳妾呢,如嘉阳公主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便更不用说了。

即便王氏,面对着定国公的陈姨娘和白姨娘,便真的毫无芥蒂么?只是定国公对两个姨娘不过应个卯儿,两个姨娘又性子安静罢了。若不然,陈姨娘的大姑娘萧以妍,远嫁蜀地后,王氏可曾提起过?萧珩的庶弟萧渝,王氏素日待他,也是淡淡的。

“如何?”王氏一番长篇大论,说得口干舌燥,茶都饮了两盏,孟清词只是安安静静听着,脸上挂着温温柔柔的笑意。

“母亲一片体贴之心,清词明白。”孟清词抬手先让连翘和木槿起来,才踌躇道:“清词自然是没什么异议,只是,母亲有问过世子吗?”

“母亲是知道的,世子一向有主意,事关夫君,清词不敢自作主张。”

“莫若待夫君回来,母亲亲自问过可好?”

王氏狐疑看向孟清词,见她神色坦然,似乎并未有不愿之意。她自己的儿子,她也明白他的脾性,但孟清词如此推脱,却令王氏不喜,不由分说道:“你先将人带回去,我与他慢慢分说。”

此话一出,又见连枝在一旁忙使眼色,清词便知,王氏又犯了犟性子了。

少了前世那些因在意一个人,而患得患失、忐忑不安的心情,孟清词忽然多了点恶趣味。

她笑吟吟地一口应下,只为看看萧珩的反应,是否和从前一样。

她承认,这种念头很是不好。

出了文晖堂,知宜瞥了眼跟在身后的两个人,终于忍不住忿忿道:“老夫人便是欺负您好性儿,明明是表姑娘的错”

清词不甚在意:“收拾个离世子书房近的院子,好好安置两位姑娘。”

歇过午晌,怀绣进了府。她梳着整齐光滑的圆髻,上面簪着一根银钗,青布衫裙熨烫妥帖,目光明亮坦然,看起来干净利落又不失亲和。

怀绣给清词请了安,先关切地问:“知宜说您病了,如今可好些了?”

“多谢姐姐,已是好多了。”清词拉着怀绣在身边坐下。怀绣是母亲沈氏的大丫鬟,比清词大了三岁,看顾清词细心又稳重。清词定了要嫁入京中后,陪房的人选,沈氏第一个就想起了怀绣,怀绣也愿意陪着清词,二话不说,就随着清词进了京,在陌生的京城扎下根来。因此,对于怀绣,清词心中很是感激和敬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