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在一处青黛翠绿的山坳之中,一座孤坟静静地躺在那里,四周是一丛丛的竹子,随风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犹如一个女子正在幽怨,这种声响,更显得这座孤坟,特别凄凉。
一个老仆,正弯腰殷勤的在坟前打扫,悉心照顾着,却是时不时抬起头,望一眼那坟,那坟上刚长出来一些鲜嫩的小草,这小草映入老仆眼中,老仆就又唏嘘几声。
这个坟里埋着的,是江南名门望族出身的大家闺秀—司马婉儿。
坟前殷勤打扫着的,是仆人周中仁。
司马婉儿的骨灰自从被她的夫君黄一梦从宛城带来,就埋葬到了这儿。
仆人周中仁就一直悉心看护着司马婉儿的坟。
杨子瑜缓缓走过来,看着司马婉儿的坟,那些往事,都在眼前,心中就不由的伤悲起来。
他和周中仁打个招呼,就缓缓坐在司马婉儿坟前。
“嫂嫂可好?”杨子瑜轻声问候着坟中的司马婉儿,不由得流下泪来。
司马婉儿是谁?为什么从北方宛城而来,埋葬在这江南青黛翠绿的山中?
杨子瑜为何又来到这里,看到司马婉儿的坟就泪如雨下?
这所有的一切,都还要从杨子瑜说起,从那司马婉儿的一眸讲来。
那一年,杨子瑜来到了北方的宛城。
杨子瑜未来宛城之时,却是在那江南。
在江南之时,杨子瑜时常游山玩水,作些诗词歌赋,携三五知己,领略江南旖旎风光,抒发心里悠然情怀,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但那时的江南,对于穷苦的人们来说,却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
那些官家的人,多是素人时,就勤勉读书,竭尽全力博取个功名,以期封妻荫子,光耀家族门庭。
待功名有了,谋上了官职,就在各地的官衙里做起了太爷,作福作威,欺压穷苦百姓,以至于举国上下,民不聊生,怨声四起。
老百姓为了有口饭吃,能活得了性命,就在无奈中,揭竿而起。
于是,多地烽火四起,狼烟不断,时局动荡不安。
江南之地,揭竿而起者,众多。
或依靠一条江,或依靠一座山,造反举旗者不下十余股。
于是,江南各地官府聚集官衙兵丁,就开始打压围堵这些造反的人。
官衙虽然腐败无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要比这些揭竿起义的老百姓强大一些。
因此,在一些地方,那些起义的人有的被杀被砍头,有的则被投入监狱。
整个江南一片乌烟瘴气,早没有了那江南该有的灵性,富庶婉约的江南没有了。
镇压以后,朝廷就开始分化这些造反起义的老百姓,致使社会等级更加森严。
寒门之人愈加艰难,官员、官绅更加猖獗至极,官民更加水火不相容。
起兵叛乱,朝廷镇压,此起彼伏。
被杀的,再加上被饿死的,在一些偏远点的地方,尸横遍野,几乎是灭顶之灾。
虽然在那时,但还是有一个两个为民的好官,就开仓放粮,毕竟如此者是少数,少之又少,就无法改变江南的无奈和凄惨。
杨子瑜本生于江南,成长于江南的,因此那江南的灵气便融进了他的骨髓里,生的十分的婉约,如同一个秀丽的女子。
杨子瑜在江南十数年,熟悉了江南的富庶旖旎。
但此时的江南,已然不再是杨子瑜心中的江南,他感觉成了官员们欺压百姓,作福作威的不良之地,藏污纳垢。
婉约如女子的杨子瑜,在时事变迁中,无所适从,曾几次想离开江南。
恰时,杨子瑜的姐姐姐夫在北方的宛城谋事安家,于是,杨子瑜就打点行装,舍弃了江南,毅然北上,去了北方的宛城,投了姐姐姐夫。
北方的宛城,和江南相比,虽然土地贫瘠,但却不缺少